“我们站点上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已经全部到社区‘报到’并成为‘流动网格员’”……忻州市忻府区龙岗社区暖蜂驿站里,一些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在歇脚之余,谈起最近身边的种种变化。在太原市迎泽区柳巷街道察院后社区,骑着电动三轮车的“最美快递员”吴建宏日常承担着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流动前哨”职能,他及时发现的问题,帮助居民消除了不少安全隐患。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穿梭在城乡的“毛细血管”中,熟悉社区民情,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各地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引领带动新就业群体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夯实筑牢工作基础,把调查研究作为立部第一课,坚持“四下基层”制度,坚持在一线调研、学习考察、摸底调查、课题研究、数据统计过程中掌握更多一手信息,为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建部第一场硬仗后,省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会,吸引集聚省内外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基层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围绕社会工作重点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发挥省社科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优势,建立学科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焦点热点问题课题化、项目化。针对性组织力量开展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布局结构、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推进社区高质量治理等课题研究,形成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既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又找准了定位、培训了队伍、快速融入了党委工作大局,走在了全国前列。
汇聚力量,聚焦热点难点发挥职能作用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数百名高龄独居老人和志愿者有个“窗帘之约”:每天早晚,老人通过拉窗帘报平安,这个约定已经持续了近四年。
“窗帘之约”的发起人是张建中夫妇。2021年4月,张建中夫妇和周围的十几名高龄独居老人约定了窗帘的开关时间,通过拉窗帘来报平安。随着加入“窗帘约定”的老人越来越多,夫妻俩就琢磨着多喊些志愿者一起来干这件事。如今,参与到这一行动的有53名常驻志愿者,加入打卡的独居老人从最初的16名增加到了400多名,覆盖140个社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共提出8个方面,3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积极开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示范培训、新兴领域党建业务骨干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村(社区)治理能力培训、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业务骨干培训班等各类培训10余期,培训社会工作系统干部1000余人次,基层干部、服务对象等4000余人次,有效提高社会工作系统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解决问题、化解难题的能力。
在完成2024年度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同时,组织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参考人数和取得证书人数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21.8%和9.4%,全省持证人数达到2.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省委社会工作部持续发挥职能作用。
创新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启动行业协会商会县域“晋行时”,将太原市作为实验市,邀请行业协会商会根据县区产业需求,揭榜领题,精准开展服务。目前,已有6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与两县区政府共签约29个项目,涉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个方面,涵盖工业品、农产品产供销三个环节。组织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同题共答、建言献策,梳理合理化建议43条。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以校园招聘为主渠道,创新推出“百会千企促万生就业”品牌,先后动员370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举办105场专场招聘会、宣讲会,同步开展“云聘”,发布招聘岗位3000多个,实际招聘2205人。积极协调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圆满完成3000名大学生社区助理招募工作,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现了社会工作部门的责任担当。
实干笃行担使命,砥砺奋进谱新篇。新的一年,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系统思维,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确保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