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前瞻性布局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事业基础和发展底气。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工程投入上坚持‘不撒胡椒面’的原则,重点投、投重点,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勇攀高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马骏表示。
持续投入
助力提质增效
山西素有重视高等教育的传统。早在2017年,我省就推出了推动高校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即坚持立德树人一个根本任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3项建设,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项建设,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省财政每年为此专门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各高校纷纷把握机遇,实事求是地推进“双一流”建设。2023年,我省更是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了高等教育“百亿工程”,计划3年内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围绕立德树人、布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实施20项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对“百亿工程”的力度和速度深有感触:“我们一次就把3年的钱规划完了,省人大预算报告一过,钱就直接支付了。这种‘建设出成效,马上就奖励’的机制,为高校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重点支持
打造高等教育新高地
“百亿工程”坚持重点投、投重点的原则,重点支持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尤其是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双一流”培育高校。这4所高校获得的投入经费占工程经费的近80%,承担的重点任务也占80%,充分体现了我省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支持。
在“百亿工程”的支持下,各高校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感慨地说:“以前是缺钱,看中了高层次人才也只能空想,现在是手握重金去寻找合适的人才。”
据统计,在“百亿工程”的推动下,全省高校共培育引进国家层面创新领军人才33人,引进青年博士2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高校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增量创历史新高。
优化布局
提升整体实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整体实力,我省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到太原办学,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理工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这两项举措对于山西师范大学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校吸引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省高校理工科专业占比已达54%。省教育厅按照大力淘汰“低质、过剩、错位”专业的“六字方针”,加快推动专业整体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底,已撤销本科专业19个,申请撤销本科专业87个,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42个,全省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3%。
强化研发
服务地方发展
在山西医科大学朴素干净的校园里,一栋3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该校教授李思进率领团队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脑科学研究重器——核磁光电一体化大型脑成像装备在这里诞生。
2023年7月,这台“重器”在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上成功完成临床首次显像,实现了世界五模态脑成像设备“零的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山西力量”。
“我们的教学环境素雅舒适,设施设备先进,如今‘百亿工程’又送来了‘东风’。”山西医科大学核医学学院教师王红亮表示,“我们打算用‘百亿工程’资金引入先进影像软件,为学科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助力。”
当前,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梯次衔接、富有活力的创新平台体系正在我省逐步形成。2023年5月,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团队与吕梁市兴县签署电解铝废渣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4600万元,刷新了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吕梁校地合作项目单笔金额纪录,为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23年1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青山团队自主研发的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LM49片科技成果转化协议签署,转化金额达1.1亿元。这是山西原创新药的历史性突破、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在山西,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正在持续强化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正在持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创新,正在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正在持续通过有组织的科研行动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省委和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同行,在服务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提升、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跃升,努力实现成为中西部优质教育新高地、理想求学目的地,资源型地区产教融合示范地、创新驱动策源地,黄河流域创新人才集聚地、创业就业优选地的‘六地’发展目标。”马骏表示。(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