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迎来了我国第45个植树节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2周年。
植树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们与春天不变的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和保护森林。1979年设立植树节,1981年起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多年来,国民绿化意识日益增强,全民绿化行动扎实有效。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平原,处处涌动植树造林热潮,山川披绿装,家园添锦绣。
四十余载春华秋实,四十余载风雨兼程。植树节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良好示范效应和强大带动作用,推进了我国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
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具有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和效益。在人们更加渴望绿色、走进森林、享受自然的今天,造林就是造福,绿化就是文化,增绿就是增寿,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关系到人们的幸福安康,森林与民生息息相关,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就是改善民生、实现民愿。
当前正值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以造林绿化为主体的生态建设,践行“身边增绿”,推进“森林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践行“身边增绿”,推进“森林为民”,必须建设和保护三个生态系统和一个多样性。通过建设和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践行“身边增绿”,推进“森林为民”,必须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加快构建国土生态屏障,同时建设更多的森林城市、森林村庄、森林校园、森林社区,把森林搬到人们的身边。
践行“身边增绿”,推进“森林为民”,必须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创新和完善义务植树机制体制,强化属地管理,融入到生态工程、部门绿化、绿色通道建设之中,积极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认建认养绿地树木等活动,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践行“身边增绿”,推进“森林为民”,必须大力繁荣生态文化。广泛弘扬森林文化,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念,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使亲近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全面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升义务植树服务保障能力,为社会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捷,不断推进义务植树工作走深走实。
我市是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开通“植树码”小程序,方便市民捐资尽责,参与义务植树。今年,我市又增加多项线上功能,进一步畅通“植树码”功能。小程序中,在原有的“捐资尽责”通道外,增加了“认种认养”“一起来植树”等,市民可通过小程序报名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认种认养树木,更加丰富了大家参与义务植树的方式。
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发展更多更好的森林,让家园更美丽、生态更良好、人与自然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