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问题。截至2024年底,我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4.61%,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健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适应的资金投入、专业队伍、建后管护等保障机制,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开展整县、整市、整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确保全省耕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谢卓表示。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牢记领袖嘱托,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切实担负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使命,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加强动态监测,深化修复材料和技术的研究,推进文物精细化维护和数字化保护。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稳步走好活化利用之路,让千年瑰宝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山西古建、壁画、彩塑等文化瑰宝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我们将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拓宽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边界,为每一件文物资源打造数字档案,让千年文物资源实现跨区域流动,为游客营造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郭玉敏表示,积极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实践,持续丰富游客满意、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灿烂的三晋文化为山西儿女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山西工艺美术集团致力于“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文化”,推出众多展示山西非遗技艺与精品文创的力作。该集团副总经理李新叶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产的山西文化产业新景象,助力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在新时代实现转型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盯牢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段杨慧说,稷山县目前共有14个社区,服务居民8万余人,要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契约化”共建和“五有”小区建设;坚持综治守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化解在小区;坚持服务至上,打造“稷事即办”社区政务服务品牌;坚持文化铸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太原市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杨桦表示,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宗教工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支持宗教界做好宗教教义教规的中国化阐释,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
当前,山西省防汛督导检查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省水利厅派出10个工作组正在各市开展督导检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徐顺安表示,立足防大汛、抗大旱,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工作目标,压实各级责任,细化落实举措,全力打好防汛抗旱这场硬仗,为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作出贡献。
(杨文俊 王秀娟 李林霞 程国媛 李婷婷 李炼 张婷 杜鹃 张谦 高桦 李强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