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文化内涵 推进多元业态融合
今年,山西将以文化内涵升华旅游体验,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单位创建工作,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
让红色旅游成为增强红色信仰的过程。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将武乡、兴县、左权、右玉等地打造成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推荐一批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支持武乡县开展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等。
让乡村旅游成为涵养乡土情怀的过程。集中推出一批赏乡土特色、忆乡情乡愁、享农事乐趣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工作,逐步放开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更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支持打造晋城“百村百院”工程、运城“条山驿”特色民宿品牌等。
让工业旅游成为工业资源优化的过程。依托大型工厂、工业遗产,择优推动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积极推动大同开元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等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让研学旅游成为提升素质教育的过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质文化等专项科考旅游线路,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
大同长城
优化服务环境打响
“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一次愉快的旅游体验,不仅需要优质旅游产品的硬件支撑,更需要出色的旅游软实力——周到细致的服务。今年,山西将继续全面提升游客的便利舒适度、体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营建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文旅发展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提升一线人员工作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质量监测,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旅游服务质量暗访监测,出台《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行动方案》。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紧急疏散、应急救援、投诉受理等保障体系,实现经营合法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从业专业化,推进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使游客暖心、舒心、顺心、开心。
修订《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提升监管合力。开展旅行社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和交叉检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系列专项行动。
来源:大同市文旅投资集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