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成立表达了祝贺。他表示,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民间文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科建设基础,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希望山西大学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做大做强,努力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大力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人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活动前,与会领导、嘉宾一同浏览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果展,欣赏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果表演类展示。左权开花调和小花戏、太原秧歌、孝义木偶戏、临县道情、寿阳傩舞……一台台充满三晋特色的民俗表演为与会领导、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山西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重要成果。
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非遗领域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学校人文社科类院所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活动。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原则合作共建,整合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基地等多方力量,依托山西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的综合性平台,主要服务于本省的非遗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成立对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程,实现非遗保护与“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对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我省非遗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山西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