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太原市推动农业“特”“优”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2元,增长7.1%,绝对值长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全国。这是围绕“立足太原、加工全省、服务全国”的思路定位和“大城市、小农业”的市情农情,全方位推动特优农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绩。
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志鸿指出:“目前,太原市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认证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11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培育中华老字号企业5个、非遗称号企业4个、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6个...靓品牌、锻长板,并将一二三产实现深度融合,实现特色产品的增值增效,推动特优农业全链条升级。下一步,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硬本领”,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在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优势集群上出实招,推动全市农业由“基地建设型”向“加工流通型”转变,由“增产主导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由“生产发展型”向“延链集群型”转变,由“产品输出型”向“品牌推广型”转变,积极开展“公用品牌全国行”活动、“百万乡品进省城”活动,推动我市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出去”“销得好”,吸纳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太原市场,力争将小农业做出“大文章”。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农产品“特色”愈发突出
今年以来,先后在太原、上海、广州、新疆等地举办了4场特优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近期还计划在中国(山西)第八届农交会、北京大学和广州等地举办3场品牌推介,持续扩大我市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今年7月,举办了山西(太原)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山西中部城市群农业农村局局长联席会议,中部五市共同签订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与山西大学等5所重点院校签订供应协议,40余所高校与企业达成采购意向。分别与晋中市、忻州市等签订太晋一体化、太忻一体化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全省11个地市近2000种特优农产品集中亮相,取得了市民满意、农民增收的良好成效。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的命脉。太原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良种、良法、良技”配套集成、体系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连续三年实施农作物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布局特优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筛选展示点,确定了优势种植区,并选出了适宜太原市种植的紫霞冰淇淋萝卜、橙菜花、紫菜花等一系列特色品种。同时根据不同物种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配套方案,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再进行示范推广,保障特优农产品品质。建设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4个,建设相对稳定市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7个,与山西农业大学基因研究中心签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主推品种推广,为特优作物品种选育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