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4年底,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破零”,1.3万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全省可供游客使用的床位总数达到100万张……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我省将通过推动山西文博集团重组改革、打造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打造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40条措施,推动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6年底,山西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实现大幅提升;到2028年底,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进入国内著名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列,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100元,初步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成为山西支柱产业。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推动山西文博集团重组改革,打造全国一流现代文博产业旗舰劲旅。进一步推进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做“生态”、景区做“平台”、市场做“业态”的开发运营管理体系,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以热点门户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向综合化、片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支持太原市打造省域文旅综合集散中心,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大同市打造对接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桥头堡,打造古建石窟艺术文化、民族融合文化、避暑度假文化等文旅品牌;支持运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体验华夏根祖文化、忠义文化的旅游胜地。
对标国内外同类型头部景区,打造洪洞大槐树、皇城相府、太行山大峡谷、壶口瀑布、晋祠天龙山、云丘山、王莽岭、雁门关—广武、芦芽山、碛口古镇、恒山、娘子关—固关、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鹳雀楼—普救寺、陶寺遗址—丁村、偏关老牛湾等重点景区,梯次推动晋祠天龙山、关公故里、恒山、永和乾坤湾等创建5A级旅游景区,形成山西旅游景区品牌矩阵。
开展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和县域A级旅游景区“破零”行动。
打造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场景
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打造一批融合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鼓励市县改建、新建特色园区、特色艺术街区,打造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康养社区、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场景。
持续深化太原晋源区、大同浑源县、朔州右玉县、忻州忻府区和五台山、阳泉盂县、长治壶关县、晋城陵川县和泽州县、运城盐湖区等10个县(市、区)文旅康养集聚区及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建设。打造黄河晋陕峡谷风光带,成为区域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打造以晋城为重点的晋东南乡村旅游带。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发展采摘节、“后备厢”经济等新业态,加大“尽赏田园晋美乡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
打造武乡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培育兴县、左权、右玉等成为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用人单位要统筹考虑生产情况和职工本人意愿,对有带未成年子女出游意愿的职工,尽可能安排错峰休假。鼓励各市开展A级旅游景区门票减免活动,鼓励发放文旅消费券。将“山西文旅年卡”纳入基层工会服务职工范围,引导职工开展省内游活动。
到2024年,全面建成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完善旅游公路标志标识信息指引体系。加大沿线风情小镇、特色村落等规划建设力度,开发特色交旅融合线路,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
实施传统工艺振兴,重点打造平遥推光漆器、祁县玻璃器皿、怀仁陶瓷、平定砂器等10个传统工艺集群。鼓励文创企业与重点景区深度合作,联合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各地结合地域特色推出具有晋风晋韵的“山西礼物”。
在旅游旺季,通过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对旅游客车、外地自驾车辆轻微违法行为实行批评教育为主的处罚措施。
实施5G网络覆盖,2024年底前,实现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G网络有效覆盖。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提档升级,加快公路沿线和景区充电桩、综合能源岛建设。(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