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们在参观展览。
孩子们被老物件吸引。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光阴的定格。一件旧物,又是一段记忆的集合。
走进“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厅,仿佛进入时间长廊,图片里的人物用浅浅的笑容、用酷酷的神态、用花花的衣衫,展示着时代精神。照片和旧物,互为场景,携带着鲜活的个体生命经历和丰富的社会信息。
正如展览结束语所说:“这些闪耀着微弱光芒的照片,定格了一个个幸福的瞬间,以最形象的方式昭示出社会生活的变迁,上与民族国家共命运,下与家庭个人相关联。”
见过,用过,动情过
“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2月18日在太原工人文化宫恒山南厅开展,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日报社、太原市总工会主办,太原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承办。
室外呼呼作响的大风,吹醒了头脑;展厅里件件展品,唤回了时光。
80岁的邓老爷子,手里举着手机,对着展品和照片,一件一件地拍。展厅里来回逛了近两个小时,仍兴致不减,“你看,黑白电视、照相机、自行车,还有那个三轮的童车,都是我曾经用过的。看到这些东西,童年时代、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都回来了。”邓老爷子北邮毕业,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太原,当天是和太原市老年摄影协会的20多个同好,一起过来看展。
临走,他工工整整地写了留言,“看每一件展品,都有感情,都是我见过、用过的,特别亲切。邓会秋。”
观展人的观展感受,与展览的策展初衷,完美贴合。
“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百姓家庭生活变迁为表达线索,以携带背景故事的照片为展品,辅以真人视频讲述,并以代表性老物件作为空间点缀,还原出当代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变化发展,提炼并展现出中国人民谋生存、求发展的奋斗精神。
“衣”“食”“住”“行”四个主展区和“花好月圆”“金色童年”“阖家欢乐”“锦绣太原”四个主题展区,沿着社会前行的轴线,展示出不同年代普通人生活的历史瞬间,留驻各个人生阶段的美好时刻及生活在美丽太原的幸福时光。
那时,今日,幸福着
施润青提供的一张个人特写,特别像“明星”。她回忆拍照时的场景,宛如昨日。
“1979年拍的。那年冬天,男朋友和我在五一路的先锋商店,买到一条红、黑、白三色拉毛围巾,花了6.5元,用的是他参加民兵训练的补助。”当时刚流行烫发,她烫着漂亮的波浪卷,就去钟楼街留下这张靓照,“身上穿的花衣服,是母亲手工一针针缝制的,特别有意义。”
今年66岁的施润青,和老伴站在照片前,感慨镜头内外悄然流逝的44载,“我老公,就是陪我买围巾的他,我初恋。”在时光里幸福着的施润青,从展品里回想起年轻时的趣事,“年纪大了,容易留恋曾经的物件和故事。展览很亲切,感觉太原市民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展品还原的一个个瞬间里。”
展览的所有图片,全部来自普通人的家庭相册,现场陈列的所有实物,全部来自普通人的家庭日用品,都由像施润青一样的捐赠人,自发无偿提供。太原各界群众深度参与展览,是一种与真实生活无缝对接的文化创新模式。
山西电机厂退休职工左遂提供的照片,拍摄于1985年。画面上的两个孩子,笑容灿烂、健康阳光,一如那个年代的蓬勃向上。
那年暑假,左遂两口子带儿子去北京,新买的珠江牌120双镜头照相机,“咔嚓咔嚓”留下京城风华。回太原后,胶卷还剩最后一张,他叫来姐姐的孩子,给小姐弟在厂里合了个影。今天,照片上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
一个微小的记忆片段,同时也是一代、两代,甚至几代人幸福生活的截面。这是有关一年又一年的回忆,同时也是有关太原历史进程的记录。
用心,用力,共成长
照片主人的讲述视频,在展厅循环播放,使展览提升了一个维度。
策展人黄海波介绍,作为展览主办方,太原日报社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拍摄制作了近20个视频,照片主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丰富了展览的艺术形式和展品的表现形式。
视频、图片、旧物,集合成一个多维空间,以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不同感知,营造出沉浸式观展体验。“这些手段,让展览更立体。选的实物和照片,也特别有典型性,比如衣这一块,有海魂衫、罩衣、布拉吉、的确良衬衣、改良旗袍、运动装等,串起一条时间线,有很准确的年代感,把每个时代有特点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黄海波表示,展览不纯粹是怀旧,有过去、现代生活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到日子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城市每个阶段都发生着什么变化,带给普通人的感受又是怎样体现在具体的衣食住行里。”
一百个幸福瞬间,一百个时代印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节点,勾连起了时代的脉络,并最终构成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雄伟壮观的宏大图景。
“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中华民族劳动创造幸福的精神,在展览中得到了生动、直观的展现,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黄海波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时代印记”的旧物与图片捐赠中来,为城市记忆增加独特故事和个人生活片段,展现锦绣太原风采。 记者 陈辛华 摄影 张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