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滴水映照着一个地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底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色。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我省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节水控水,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我省煤长水短、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山西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严管严控水资源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坚持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山西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方案等目标要求,加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管控,连续实施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大水网工程、“七河”“五湖”及岩溶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现代水网建设,有效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保障。
“侯马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深化节水社会达标建设,我们选择走精细化管理节水之路。重点抓好节水管理体系建设、工农业和城镇公共节水、节水载体建设、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领域的节水工作。”侯马市委书记吴勇介绍。
侯马市位于我省南部,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70.2立方米,是临汾市平均水平的18.1%,全省平均水平的18.4%,全国平均水平的3.5%。面对严重缺水形势,该市深入落实省委“四个更加注重”工作理念,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侯马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
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由省水利厅主办,太原市人民政府、省水利发展中心、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省水利学会、省水利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办的“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山西省宣传活动在省水利厅启动。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团结治水、合力兴水工作氛围,调动全社会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坚持实行全面节水
为实行全面节水,我省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健全用水总量管控指标体系,深入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行动,推动节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重点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2023年完成全省年用水量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累计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10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73个,涌现出一批工业高效节水典型。
3月23日,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13个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分批次深入位于万荣县光华乡大兴村的万荣县润土家庭农场,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因地制宜抓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
“我们这个家庭农场充分发挥滩涂耕地的规模化效应,流转的1000余亩耕地全部采用滴灌节水灌溉方式进行管理,实现了增产增效、节水减肥、环保省工。”万荣县润土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介绍。
农田管理实践中,该县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立足地域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模式,持续推进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黄河、汾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
完善用水管理机制
我省完善节约用水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水利抓总、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节水管理体制,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节水”工作要求。推动完善水价机制,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持和节水激励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节水领域,促进节水科技支撑和产业发展。
以太原市为例,在持续规范节水管理方面,该市注重日常监管,严格开展计划用水全覆盖工作,协调各县(市、区)城管部门与水务部门共同努力,将816户年用水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实现了万方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全覆盖。同时,落实节水评价机制,对全市新增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加强重点用水单位节水监督,动态增补市级重点监控名录。目前,全市共130个单位纳入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名录。
同样,沁水县也严格落实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对全县非居民用水单位取用地下水、地表水及再生水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依法核定用水户的取水量,并建立重点监控名单。目前,已办理取水许可的单位84家,今年下达用水计划已全覆盖,下达总水量1847.0901立方米。
随着一系列保障政策、管控机制落地,我省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不竭“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