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汾水之畔,锦绣太原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7月26日—28日,山西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在太原市古县城内举办,花样的工艺物件、飘香的特色美食、精彩的民俗展演、丰富的沉浸式体验令远道而来的游客和文旅界人士赞不绝口,游客大感惊喜之余,连连表示:“大美太原,下次还来!”。
古今融合,非遗惊艳时光
面塑是一项地方韵味十足的非遗技艺,也是活色生香的“指尖艺术”。面塑技艺历经千年的时光,陪伴山西人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不管是“满月”还是“百天”、新婚还是寿诞,都有面塑陪伴。在古城的一隅,非遗传承人梁燕梅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她的青龙面塑作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
梁燕梅是家中传统面塑技艺制作的第四代传人,她传承长辈古老技艺的同时,更以无尽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将这份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她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相结合,以玉米淀粉替代传统原料,并加入特制的面塑胶,使得制作出的面塑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精致与神韵,又增添了新的特性:弹性十足,防潮防霉,能够长久保存,让这份古老的艺术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游客们很好奇,也非常愿意来体验,这两天我的客流量涨了,销售额也提高了不少。希望今后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山西的故事、了解晋源的非遗文化,我们也更有信心做好非遗面塑的传承与创新”,梁燕梅说。
赵敬玲是第三代晋源传统剪纸传承人,幼时在姥姥的影响下对剪纸产生兴趣,她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剪刀。一把剪刀、几张薄纸、一双巧手,上下翻飞间,带着美好寓意的麒麟瑞兽便在她的手中跃然纸上。这幅作品也是一个本土品牌向赵敬玲定制的品牌IP“小紫”。
赵敬玲说,在活动的带动下,许多优质文旅企业、文旅投融资机构、知名文旅品牌、文旅服务机构、游客走进古城、了解古城、感受古城,不仅有力推动了剪纸技艺的宣传与发展,还给传统手工作品带来了叠加效应,促进非遗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中外互鉴,搭建共赢桥梁
2013年,太原古县城修复建工作开启,在吐故纳新中实现“新生”,不仅丰富了当地文旅新业态的高质量供给,还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全面提档升级。
古林海早年从山西大学美术系毕业,恰逢山西文化旅游的蓬勃兴起与古县城的修复重建,他把握住这一机遇,在太原市古县城内开设了木器工艺品店,“在美术系学习壁画、浮雕、雕塑的经历和多年来从事相关工作累积的经验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他满怀感慨地表示。
古先生的许多作品色彩丰富,构思巧妙、极富特色,大多是用树枝结合个人创作灵感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创作的。借着山西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的东风,古县城成为了连接世界的桥梁,吸引着全球游客纷至沓来,为他的个性化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更多人了解到他的创作工艺与理念。他也坦言,通过此次活动结识了大批志同道合的手工艺者,见到了门类众多、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见识,通过与其他手工艺者的相互交流学习,他收获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游客盛赞:大美太原,下次还来
近年来,太原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以深化文旅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承办重大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打造“博物馆之城”,全力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和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如今,太原市正重点打造“古都晋阳、千年府城、生态西山、诗意汾河、红色太原、太原制造、田园并州、清凉太原”八个旅游子品牌,合力撑起“锦绣太原”旅游总品牌。
旧颜焕新,客似云来。如今,活力迸发的太原古县城通过全力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看点,成为文旅融合的全新样板示范。
趁着周末,太原本地的陈女士带着女儿在太原古县城开启了逛吃模式,她们一起观看了古城用巨幅投影长卷、球幕影院、全息剧场、光影装置与艺术雕塑等多元形式与技术手段呈现出的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千年故事与宋代风华,令她对北宋街市的繁华盛景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非常震撼,也很惊喜。”陈女士说,如今的太原古县城可圈可点,十分值得向外地朋友推荐。
来自大连的游客高先生与其朋友在这里更是玩得不亦乐乎。这不是他第一次到太原旅游,比起十几年前,太原的发展变化让他惊奇,蓝天白云下的城市风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别时,他们纷纷赞叹:“山西文旅果然名不虚传。大美太原,下次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