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深处的中阳县阳坡村,桃红柳绿,红枣满坡。9月28日,系先贤圣哲孔子诞辰第2574周年纪念日,认识中国从山西开始——典藏级人文地理书《大地上的山西》面世暨“晋问”对话会,在阳坡村桃李芬芳乡村度假区艺术露台举行。文旅学者、《大地上的山西》作者姜剑波,曾经的乡村学校校长、热心捐资助教助学的桃园集团董事长陈富平,致力于乡村振兴的隐居乡里民宿创始人陈长春,诗人、《中国文化报》山西记者站站长郭志清,作家、媒体人徐文胜,与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朱一静展开“晋问”对话。中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四邻八乡的村民们、文旅专家、乡村振兴从业者、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平台网红等数百人,现场见证对话并展开互动。
话题首先从大地上的山西人长期形成的地域特点、性格特质说起。姜剑波从古中国礼制在山西率先形成和缘起,以及内闭自足富饶的地理人文环境,总结了山西人“以稳为根、以人为本、以守为要、以和为旨”的价值观。陈富平结合自己始终坚守故土不离家的经历和观察,得出山西人“恋家、韧性”的特点,既热爱家乡,又对认准的事不达目的不罢休。
徐文胜是有幸最早读到《大地上的山西》打印本的读者。他被作者宏阔的视野、高妙的构架、地理人文的打通、中西文明的互鉴、扎实的考证和田野调查结合以及贯穿全书的优美文笔而深深震撼。《大地上的山西》围绕天、地、神、人对应的四个时代(冰川时代、洪水时代、长城时代、茶路时代)的划分和实证,形成了一本全新深度剖析山西的大作。
“我断断续续,阅读了差不多一个月,才看完这本书”,徐文胜回顾这次奇特的阅读过程,“720多页,融汇了150位国内外顶级摄影师(机构)的精美图片,作者自己设计绘制了67幅独特的地理人文地图。对山西的认识,全新,全景,厚重,优美,打通了山西版块,打通了中国文化和山西文化,打通了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让人豁然开朗,心有所安,魂有所归。这既是一本人文地理图书,又是一本学术著作,还可以是一本工具书。从文笔的角度,作为一本体系完备、气韵贯通的优美散文著作,美轮美奂的片段俯拾即是。”尽管徐文胜已经在《中国文化报》发表了对这本典藏级著作的专业评论,一说起来,还是述不完的感慨,讲不完的体悟。
作为《中国文化报》驻山西的资深媒体人,郭志清看过太多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写山西的书,但他还是被《大地上的山西》刷新了认知,眼前骤然一亮。“时代需要并产生了这样了不起的著作,值得喜欢文化研究、探究的人们阅读,尤其是文旅界人士认真研读,从历史更从容地迈向未来。”郭志清感言。
“山西向何处去?内容非常丰富。但乡村振兴,一定是题中应有之义。激活乡村,让山西厚重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生发,倡导回归健康、生态、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条可行性路径。”陈长春坦言,隐居乡里已经在全国22个村庄开了31家民宿,众多的民居项目中,中阳县阳坡村的桃李芬芳项目别具一格,不仅是《大地上的山西》中,作为文化的“晋陕大峡谷”深度发掘的先行者、探路人,也将打造成吕梁山对外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高地。典藏级人文地理著作《大地上的山西》在这里对话,正是一个新的开端。未来隐居乡里将有更多的文化项目引进,让吕梁山的村民们、孩子们切身感受、体验、共建、共享优雅高妙的文化盛宴、艺术体验。
一个半小时的“晋问”对话结束了,而围观讨论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来源:山西省作协 水中亭 李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