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潞绸亮相2024年深圳文博会。
高平潞绸文化园展厅里的被面展品。刘朵霞摄
蔺霄麟制作的澄泥砚颇受年轻人喜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蔺霄麟制作的澄泥砚颇受年轻人喜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左权民歌在三晋大地越唱越响。杨洋摄
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吹弹可破的面气球……令“与辉同行”直播间的粉丝们连声赞叹。6月22日,山西省级面食非遗传承人闫锦超被邀请进“与辉同行”直播间,精湛的面艺表演让山西非遗再次火“出圈”。事实上,在此前刚刚结束的“与辉同行”山西行中,三晋“遗”珍鼓乐、晋剧、蒲剧、民歌、剪纸等已经惊艳亮相,圈粉无数。
近年来,无论在进博会、文博会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展会上,在各行各业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中,还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非遗的影子,都离不开非遗的助力。
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那些在山西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恣意生长、绵延千年的手艺,历经时光淘洗砥砺,在新时代里散发着熠熠光辉,点缀着、影响着、幸福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丰厚家底彰显本色
表里山河,山西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独特的三晋文化特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的农耕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诚信为本的晋商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融合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等,而非遗是这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海洋”“戏曲摇篮”“舞蹈故乡”……都是山西之美誉,从《诗经》的“唐风”“魏风”发展至今,几乎每个县都有民歌,已经收集民歌15000余首。以晋剧等四大梆子为代表的地方剧种38个,大同耍孩儿、沁源秧歌、二人台等稀有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民间舞蹈遍布全省,到现在还保留着200余种,仅鼓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等20多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之一,山西早在2009年全省非遗普查中就发现非遗线索20余万条,有效信息8.23万条,而且种类齐全、存续完整、源流清晰、谱系清楚。通过近20年的努力,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2个,位列全国前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7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27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0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500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89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515人。2023年1月,晋中市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说:“山西五千年文明史上下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多彩、蕴藏丰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是三晋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
传承创新擦亮底色
“时间好像偏爱山西这片土地,于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它走过的痕迹。”非遗璀璨夺目,传承生生不息,时代把新的命题交给了我们,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山西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非遗保护传承政策的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非遗传播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非遗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非遗融合发展的不懈探索……
《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为我省非遗保护提供了操作路径和有力保障。
6月26日,省文旅厅组织省直相关单位召开了非遗工作座谈会,现场与会代表观看了传承人的项目展示,与传承人交流了心得体会,就相关部门如何支持非遗传承发展进行了讨论。交城传统堆绫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年轻的张姣丽侃侃而谈:“平时我们囿于工作室,专心搞创作,听了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同志的发言,才了解到非遗有许多资金、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平台,很受益。”
非遗传承离不开创新。我省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普及推广、传播交流等工作,持续加强碛口、河曲、上党(晋城)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2023年1月,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2023年3月,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大学共同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成立。
人才是非遗传承的活水。近年来,我省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合作,建成“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大力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自2016年起先后举办了29期传承人培训班,近1200人参训受益。培育传承领军人物,老陈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俊陆入选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柳惠武荣获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薛生金成功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名单;民间绣活(高平绣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翠林成功入选“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扶持对象。
融合发展提升成色
融入生活、融入文旅,新时代的非遗传承才能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7月13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月活动之一非遗说大咖分享会第六期举办。活动现场,太原金漆镶嵌的非遗传承人和山西大学漆画教授伊宝带领观众探寻太原漆厂的前世今生,分享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复兴。
近年来,我省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传统节日开展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融入生活;借助中国(济南)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全国非遗曲艺周等重大展会平台,积极选派我省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开展文化交流,让山西非遗品牌走出去;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等,加强社会宣传推广和合作交流,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2023年5月,以“推进非遗创新发展·铸就文化产业繁荣”为主题,第三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在平遥古城举办。至此,我省已经连续三届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让更多人亲近非遗、爱上非遗。
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省文旅厅协助完成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拍摄工作,重点选择具有黄河农耕文化特色的25个非遗项目,组织协调全省非遗队伍300余人参加拍摄。2023年6月3日,节目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璀璨的非遗项目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高平潞绸:千年名绸再绽华彩
不久前,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对外公布:该论坛携手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晋城高平潞绸,与巴黎名媛舞会正式签约冠名。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高平潞绸以冠名身份率先登陆世界顶尖级名媛舞会——巴黎名媛舞会“中国文化之舞”系列活动,成为推广中国文化的“领舞者”,一时间惊艳世界。
与其说这是潞绸的高光时刻,不如说这是它的荣光重现。早在隋唐时期,潞绸便已是名扬九州的中国三大名绸之一,并远销海外。如今的它,正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东风,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潞绸,主产于我省长治和晋城高平一带,因古称“潞州”而得名。追溯华夏历史,这里正是神农炎帝“教之麻桑,以为布帛”的起源地。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沿袭着“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传统,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潞绸织造技艺。
“玉罂汲水桐花井,茜丝沉水如云影。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染丝上春机》描绘了潞绸织造的生动一幕。从浸丝到染丝,从上机纺织到刺绣图案,那时的潞绸织造技艺已十分精致成熟。明清以来,潞绸发展进入鼎盛,形成“登机鸣杼者,奚啻数千家,其机则九千余”的规模,此时的潞绸更为精细、华丽,从而成为皇家贡品,并以其特有的质地和美感赢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
近代中国的战火硝烟中,潞绸一度凋零落寞。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一宝贵技艺重获新生。1958年以来,作为唯一传承单位的山西潞安府潞绸织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晋东南高平丝织印染厂、山西吉利尔潞绸集团织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传承丝绸文明,重塑潞绸辉煌”为使命,秉承手工点意匠图、分层染色等独特技艺与现代工艺融合创新,使“潞绸”成为新时代晋商名牌。企业先后获得首批“中国高档丝绸标志认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推动潞绸织造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成长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龙头企业和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丝绸织造印染企业。
以山西潞安府潞绸织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高平市加快推进潞绸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集工业化生产、潞绸产品体验、潞绸文化展示、潞绸织造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2019年,潞绸文化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依托潞绸文化和国家非遗潞绸织造技艺,高平市更精心打造潞绸专业镇,全面推进“农、工、文、旅”一体发展。华美的潞绸,正成为高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和闪耀世界的亮丽名片。
绛州澄泥砚:方寸墨池浴火新生
山川造化,烟火人间。悠悠汾河水蜿蜒南流,至新绛始放慢脚步,折而向西。这微微顿足,仿若汾河母亲的深情回眸,不仅孕育了这古绛重镇的千里沃土,经年沉积、“色古质润”的汾水之泥,更是滋养造就了“观如碧玉,抚如童肌”的中国四大名砚——绛州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至明代炉火纯青,可惜于明末清初技艺失传。文献中,只留下‘绛人善制澄泥砚……陶为砚,水不涸焉’‘澄于绛县纱囊者,化脆为坚信神冶’等零星记载。”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绛州澄泥砚生产基地,数千片残次砚台堆砌而成的院墙前,蔺涛声音低沉。
1986年,时任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的蔺永茂,就是用一本“绛人善制澄泥砚”的斑驳古籍,把儿子蔺涛带上了这条非遗传承之路。
从检索文献查找澄泥砚的前世今生,到探寻摸索还原绛州澄泥砚制造技艺,从汾河沟谷千辛万苦采泥寻料,到自家小院屡败屡战建窑试烧……1991年8月,经过5年反复琢磨、尝试,父子俩终于成功烧制出三方澄泥砚,并逐步掌握形成了成泥、制坯、烧制等一整套绛州澄泥砚制作焙烧工艺。诞生于古老绛州,曾沉睡河底300余年的澄泥资源,终于在新时代淬火重生,百炼成砚。
与绛州澄泥砚命运纠缠的39年间,这位曾经的美术老师,如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蔺涛,已然将澄泥砚这门传统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取汾河古河床之泥,经反复澄清、过滤、装袋压滤,再经半年陈腐,数百遍搓揉使其质地致密,始能制坯,制坯后,还需3个月阴干,方可雕刻、砂磨、入窑烧制。”蔺涛告诉记者,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共分12个主要环节、70余道工序,历时至少10个月,成品率却只有30%左右,精品率不到8%。
1994年,蔺永茂父子携绛州澄泥砚参加首届“中国名砚博览会”,一举斩获金奖。2006年,“绛州澄泥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两年后,新绛县荣膺“中国澄泥砚之都”。如今,绛州澄泥砚取得的荣誉,挂满了蔺涛的澄泥砚研制所。
“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的绛州澄泥砚,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匠心手作。蔺涛设计制作的数十个系列、上千个澄泥砚,造型古典,花纹繁美,融传统文化及诗、史、文、书、画、篆于一身,烧制成砚,又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千。
“纸寿千年,砚传百世。”2019年,蔺涛的儿子蔺霄麟,于韩国国民大学陶瓷工艺系学成归国,也加入了绛州澄泥砚的传承队伍。其创新设计的“水滴”“核桃”“琴”等实用小砚,融入国风国潮,造型时尚简约,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他又烧出了令蔺涛比之不及的豆沙绿等8色砚台。
一方澄泥砚,三代蔺氏人。千载澄泥,方寸墨池,其中,有非遗的赓续传承,也饱含着涵育古今的无尽哲思。
左权民歌:太行之声响彻云霄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每当夕阳西下,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这样的歌声便会在各个角落响起。7月21日下午,在左权县城沙河公园的西南角,一个由民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歌角”热闹非凡。大家围坐一起,从《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到《绣荷包》,再到《闹五更》,一首首经典曲目轮番上演,独唱、对唱、合唱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原生态的民歌唱腔,搭配着反映当地生活的歌词,大家陶醉其中,掌声与尖叫声此起彼伏。
左权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原名辽县,为纪念抗日名将左权而更名。左权县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素有“万首民歌千出戏”的美誉。据官方考证,左权民歌作为太行山区原生态民歌的代表,早在宋元时期就被广泛传唱,成为当地民众劳作休闲时的娱乐方式。至明清时期,民歌更贴近生活,至今仍有当年流传下来的曲目。
“在左权,会说话就会唱民歌。”曹彦明,一位从事民歌演唱工作超过50年的老艺人,从小在父母的歌声中长大,如今又将自己的歌声传给了儿孙。正是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让左权民歌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山丹丹你就开花呀红艳艳,看见你亲哥哥就心里甜”……左权民歌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开花调”。这种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的民歌形式,不仅展现了左权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更承载了太行山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从封建社会期间的爱情悲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反封建之作,再到抗战时期的抗战动员曲,“开花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在左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得到了高度重视,拥有80余年历史的左权盲宣队,常年行走在太行山,掌握着当地最具乡土气息的原生态音乐;而像刘改鱼这样的民歌手,更是将左权民歌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2006年,“开花调”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左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为了让这一文化艺术瑰宝后继有人,左权县更是将左权民歌纳入了义务教育课程。今年12岁的王煜琪就是受益者之一。从小听着民歌长大的她,不仅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更在6岁时就成了左权“开花调”县级非遗传承人。“我要唱好左权民歌,让更多的人知道左权民歌,爱上左权民歌。”王煜琪说。
近年来,“左权民歌汇·国际民歌赛”和《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的成功举办,更是为左权民歌的推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民歌爱好者的关注,更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带动左权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左权民歌,承载着左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左权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百姓心声唱响时代主旋律,以左权特色弘扬文化正能量,努力让左权民歌艺术发扬光大、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让左权民歌这一太行之声响彻云霄,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