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半亩地”的现状制约了上岭村的农业发展。驻村后,运城学院驻上岭村工作队详细考察了当地的环境,发现此地窑洞资源丰富。陈志远随即着手开展“窑洞花生芽项目”的前期试验工作。多次试验后,他发现在窑洞内培育花生芽的想法不仅可行,还可以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为提高培育技术,运城学院驻上岭村工作队队员及村干部远赴湖南省长沙市考察学习。经过数次试验和调整,上岭村“窑洞花生芽”项目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技术成熟对于驻村帮扶工作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这只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如何实现技术投产、打开产品销路是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制定了“1+N”窑洞花生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催芽工厂,统一进行技术指导。随后,将完成催芽的花生种子送到村民的窑洞中进行培育。”陈志远说,“村民只需利用自家闲置的窑洞,定期查看花生芽的长势就能实现增收。”
平陆县乡村振兴局支持以消费帮扶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上岭村花生芽打开市场。“接下来,我们会在当地培养技术人才,不断开拓市场,让花生芽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潘志国说。
和美乡村入“画”来
玉米丰收好时节,遍地金黄粮满仓。
深秋时节,走进东祁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一幅“金色秋收图”在眼前铺展开来。
与眼前这幅“金色秋收图”相呼应的,是村里主干道两侧墙壁上的“丰收”系列主题墙绘。
“这是运城学院美术与工艺设计系师生画的。你看,这幅收麦图画得多漂亮。环境美了,我们自然心情舒畅。”82岁的东祁村村民姚志胜指着墙绘高兴地介绍着。
前不久,运城学院美术与工艺设计系50余名师生来到东祁村,开展送文艺下乡墙绘活动。在勾勒、描绘、粉刷中,东祁村的特色产业、文化习俗、人文风貌在一幅幅墙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特色。沿街的10余幅墙绘各有巧思,但又共同聚焦丰收主题,美丽乡村新图景通过艺术的表达焕发出新生机。
东祁村靠近平陆县周仓文化园,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东祁村加快打造美丽乡村步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颇有成效。如今,沿街色彩丰富、生动形象的墙绘为这个美丽乡村添上了独有色彩,成为东祁村又一道亮丽风景。
打造和美乡村,不仅要环境宜居,还要产业兴旺。今年8月,运城学院以10万余元的价格收购了东祁村村民的鲜桃,以消费帮扶的形式助力村民增收。
以消费帮扶带动现有产业升级、打造特色产业是东祁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计划逐步更新桃子品种,立足当地特色文化,以高校的专业优势带动东祁村朝着电商经济、文旅产业方向稳步迈进。”运城学院驻东祁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耿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运城学院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释放人才引擎强劲动力,立足当地特色产业,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以文化惠民、产业助兴、消费帮扶等形式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