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前瞻性布局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事业基础和发展底气。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工程投入上坚持‘不撒胡椒面’的原则,重点投、投重点,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勇攀高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马骏表示。
持续投入
助力提质增效
山西素有重视高等教育的传统。早在2017年,我省就推出了推动高校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即坚持立德树人一个根本任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3项建设,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项建设,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省财政每年为此专门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各高校纷纷把握机遇,实事求是地推进“双一流”建设。2023年,我省更是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了高等教育“百亿工程”,计划3年内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围绕立德树人、布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实施20项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对“百亿工程”的力度和速度深有感触:“我们一次就把3年的钱规划完了,省人大预算报告一过,钱就直接支付了。这种‘建设出成效,马上就奖励’的机制,为高校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重点支持
打造高等教育新高地
“百亿工程”坚持重点投、投重点的原则,重点支持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尤其是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双一流”培育高校。这4所高校获得的投入经费占工程经费的近80%,承担的重点任务也占80%,充分体现了我省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支持。
在“百亿工程”的支持下,各高校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感慨地说:“以前是缺钱,看中了高层次人才也只能空想,现在是手握重金去寻找合适的人才。”
据统计,在“百亿工程”的推动下,全省高校共培育引进国家层面创新领军人才33人,引进青年博士2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高校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增量创历史新高。
优化布局
提升整体实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整体实力,我省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到太原办学,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理工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这两项举措对于山西师范大学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校吸引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省高校理工科专业占比已达54%。省教育厅按照大力淘汰“低质、过剩、错位”专业的“六字方针”,加快推动专业整体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底,已撤销本科专业19个,申请撤销本科专业87个,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42个,全省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