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全民覆盖——2024年,省委宣传部制定《2024年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提出举办十项重点活动。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纷纷出台全民阅读规划与政策。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山西省促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省司法厅印发《2024年“书香机关·悦读同行”活动工作方案》、大同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同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吕梁市印发《2024年吕梁市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教育厅与团省委联合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援建小马书屋”公益活动,探索发挥已建成“小马书屋”的区域中心作用,以落地学校为中心向周边(学校)的少年儿童辐射,以点带面拓展阅读覆盖面。
如今,在科学、全面、细分、多元的全民阅读政策体系保障下,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文化滋养不断深入,正以强大合力助推山西文化建设大步向前,为提升民众精神素养、厚植文化底蕴注入强劲动力。
设施“换装”
开启知识畅游旅程
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我省既注重硬件设施的均衡布局,又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让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优质的阅读资源。
3月29日,在大同市图书馆,邢女士和孩子刚刚参加完“忘忧宝姐姐讲故事”活动。对图书馆的设施服务,她表示十分满意:“除了丰富的活动,借书还书也比以前方便多了,还可以一站式享受数字资源,阅读体验越来越好。”
漫步在山西的城市与乡村,各类阅读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共图书馆环境优美,城市书房、职工书屋、农家书屋星罗棋布,实体书店服务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持续推进……
公共馆舍提档升级——我省持续增加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筑牢全民阅读硬件基础,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起了全面覆盖城乡的“馆”“店”“屋”公共阅读空间。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近三年来,图书总藏量从22965千册增长到26581千册,总支出从35284万元增长到42140万元。经过重新修缮的山西省图书馆“两区三馆”,实现了“阅读+”新空间的硬核升级,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综合馆、古籍馆、少儿馆独立馆舍的图书馆。
特色书店覆盖城乡——我省各类特色书店、书屋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全省网点达到447个,坐落在太原市的新华南宫书店和文瀛城市书房,均入选“全国最美书店”;省作协在全省创建371个“文学志愿·读书驿站”图书阅览室;全省各级工会建成职工书屋3000余个,其中“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428个;太原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吸引了38.5万余人参观学习;运城以“河东书房”建设为核心,构建起四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55座标准化书房,覆盖13个县(市、区)核心区域,服务人口超300万。
数字阅读智慧便捷——2023年,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全省开展新媒体图书直播2000余场,线上累计阅读参与量突破5000万人次;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打造“晋书房”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开展好书推介6000余次。此后,数字阅读的空间在省内得到越来越宽广的拓展。目前,太原市“太图自助图书馆”实现24小时智能借阅;朔州市率先上马“墨水屏阅读本借阅”系统;长治市的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晋城市的数字资源平台等创新举措,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数字阅读服务。一位经常使用数字阅读平台的读者感叹:“动动手指就能获取海量图书资源,这样的阅读体验在过去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