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山西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山西频道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正文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千年石窟焕发光彩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千年石窟焕发光彩
2025-05-13 10:53:14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千年石窟焕发光彩

第20窟大佛前游人如织。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千年石窟焕发光彩

文物修复人员对石窟顶部进行修复。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千年石窟焕发光彩

文物修复人员正在修复佛像。云冈石窟景区供图

十里河畔,武周山下;千年云冈,古佛肃穆。

5月7日,记者来到云冈石窟,AI互动、智慧游览、文创爆款……历史与现代碰撞,数字与文化交融,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沉淀,如今的云冈石窟更加璀璨夺目。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我省勇担文化资源大省使命,牢记领袖殷殷嘱托,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粒沙、一阵风,尽显北魏风流,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云冈人的守护。五年来,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持续向好。借助文物保护领域尖端科技手段,云冈石窟现存的45个主要洞窟以及5.9万余尊大小造像目前已实现80%的洞窟全数字化保全,已建成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先进运算与数据储存中心。“择一事终一生,我们将保护好传承好云冈石窟的每一尊佛像和每一幅壁画,让千年石窟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彩!”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说。

五年来,云冈石窟数字化保护硕果累累:“数据资源汇聚融合赋能文物保护利用——以云冈石窟为例”项目先后荣获“数据要素X”大赛山西分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文化旅游赛道一等奖;“云冈石窟数字保护传承”案例入选2024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优秀案例;以云冈研究院为登记主体的“云冈石窟第13窟石窟本体三维模型数据集”获山西省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走进云冈研究院,一本本著作诉说着云冈学建设的点滴。2021年出版《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报告》,2023年出版《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024年编写《山西国保古建筑档案·观音堂卷》,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被中宣部授予中国出版图书政府奖、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报告》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五年来,集宗教、考古、美术、音乐、舞蹈、建筑、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及维修保护等诸多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学科云冈学体系渐丰,在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云冈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云冈研究院发表论文192篇;成功申报科研课题58项,其中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及国家部委课题6项;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云冈学智库平台;与山西大学联合建设“云出云冈——云冈学文献知识库”……“未来,我们将奋力把云冈学打造为云冈石窟的一张闪耀名片,让云冈学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信心满满。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云冈石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22.1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8.96%。据了解,2024年,云冈石窟全年接待游客444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45.35%,有力地带动了大同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同年,云冈石窟景区在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中多次位列前十,9月份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名列第二,年底上榜2024年度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强第3名、2024年度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第5名。

景区讲解员郭东恒介绍,近年来,到云冈石窟景区游览的游客不断增多,特别是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以来,外籍游客数量明显攀升。为更好承接游客流量,2024年以来,景区进一步升级基础服务设施,扩大检票区域面积、增加检票口数量、优化检票闸机验证功能;接待窗口由原来的2个增至6个,通过增加讲解员人数进一步提升讲解服务;增设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和服务站,为外籍游客提供签证预约、紧急求助、旅游咨询等服务。

采访时,记者看到云冈石窟第20窟前,不少游客正在与大佛隔空击掌。“击一个穿越千年的掌,这在网上特别火,我们是专程来打卡的。”来自江苏的大学生沈清说,“我们在网上做了攻略,除了这些爆火的打卡点,我们还买到了冰箱贴、刺绣包包、佛手毛绒挂件,这样的文创产品真是太棒了。”

“借鉴云冈石窟在文物保护利用上的一些优秀案例,我们将这些经验做法推广到了全市。”大同文物局局长殷雪年介绍。近年来,大同不断推进涉文物保护单位与涉文物景区的功能提质行动,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服务接待能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特别是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及数字展览馆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同时在华严寺、兴国寺以及恒山等多个景区启动智慧景区综合管理平台,对景区实施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等综合管理,上线智慧停车、智慧票务、智慧讲解等服务,方便游客游览。殷雪年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继续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赋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走好文物活化利用之路,不断推动大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学林)

延伸阅读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文物大省,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研究、活态化传承。

我省扎实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在全国首家建成线上监管加线下巡查机制,同时实施39处国宝级文物单位重大专项,开展本体预防性保护和集中连片保护。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初步建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资源库。首创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模式,从2022年起用5年时间为基层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十四五”以来全省各级文物保护经费累计投入约80亿元。深度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山西考古成果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十四五”以来,我省2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项考古发掘成果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持续推进文物与文旅、文博、文创相融合,“国宝中的山西”、八路军革命文物、万里茶道(山西段)等文物主题游径先后发布,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一批标志性专题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跟着悟空游山西”引燃古建游热潮。文化“软实力”不断成为转型发展的“硬支撑”。

(张巨峰整理)

(责任编辑:何剑)
关键词:云冈石窟

为您推荐

【致敬劳动者——节日我在岗】防火宣传

【致敬劳动者——节日我在岗】防火宣传

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伍驻五台山分队指战员在五台山殊像寺开展防火宣传。
2025-05-06 10:46:49
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建言资政

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建言资政

1月16日,参加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对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大家一致表示,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2025-01-17 09:35:36
夏县青龙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五标段现场:正在作业

夏县青龙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五标段现场:正在作业

11月7日,在夏县青龙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五标段现场,大型机械和工人正在作业。该项目全面竣工后,将大大提升防洪泄洪能力,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11-21 10:21:57
初冬“金景”

初冬“金景”

11月13日,太原市府西街,市民正在一处金色树林前拍照。初冬时节,街头巷尾的树叶开始变黄,省城仿佛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美不胜收。
2024-11-21 10:18:16
防洪工程有序推进

防洪工程有序推进

11月13日,阳曲县泥屯河尖草坪区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有序进行,该工程旨在让河道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进一步改善河道行洪能力,补齐防洪短板,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2024-11-21 10:18:26
“双十一”物流高峰仍在持续

“双十一”物流高峰仍在持续

11月13日,“双十一”物流高峰仍在持续。图为一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借助智能分拣设备,抓紧时间分拣、打包,确保快件能及时送达消费者。
2024-11-21 10:18:37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