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新兴产业园区。
正在加紧建设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项目,是我省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重大项目,旨在打造全国产化的软硬件产品示范基地,建成省级核心存储中心和综合算力调度平台。图片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宣传信息中心提供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牢记领袖殷殷嘱托,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探路领跑的重大任务,紧紧围绕“打造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近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16号线通线仪式。16号线的全线贯通标志着山西厚生16条隔膜产线全面建成投产,公司年产能突破20亿平方米,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之一。
山西厚生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山西基地执行董事长居首慧表示,自厚生锂电池隔膜项目落地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厚生项目专班主动深入项目现场,与企业人员沟通对接,及时收集、整理汇总问题,统筹协调推进问题解决,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确保了项目顺利投产。
今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打造经济增长强劲引擎。重点推动太重系列项目、凯赛核心项目等,支持比亚迪冲刺百亿规模,推动天地煤机、阳煤化机、山西煤机等重点企业稳中有进,厚生、泰山玻纤等新投产企业实现新增长。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支持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一手抓大企业成长,一手抓中小企业培育。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用足用好“两新”“两重”政策,盯紧靠牢现有6万户经营主体,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推动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中型企业提质增效、小微企业提档升级。
日前,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12英寸(300mm)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属全球首发。烁科晶体位于示范区潇河新兴产业园区,是一家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在国内率先完成4、6、8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技术攻关。
此外,锦波生物全球首次实现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纳安生物抗癌创新药取得新突破,富士康软排线投入生产,太重轨道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等。
今年一季度,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1亿元,增长5.8%。49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开复工率达93.8%,全省排名第一。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亿元,增长13.7%。实现首季“开门红”。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季度,累计招引项目84个,计划投资额520亿元,预计年产值842亿元。
今年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现代医药、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材料、人工智能等8条产业链,招引一批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推进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强化“人人都是招商专员、个个都是营商环境”意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构建“企业家之家”服务体系,制定“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六大环境”优化提升,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每年拿出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聚焦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前不久,示范区制定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渠志灿博士表示:“今年,山西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制的T320抗癌创新药,通过了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严格审核,获得了三个国家的新药临床许可,现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批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示范区的支持帮助,也进一步提振了广大企业家扎根综改、开拓创新的信心决心。”
扬帆风正劲,奋楫阔步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扛牢使命任务,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综改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制度机制创新,勇于探路子、创样板、做标杆。
(邓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