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700年间,历经北齐、隋、唐、明,历朝历代的工匠们以虔诚心态完成了一座座精美艺术品传世。现代人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切片和沉淀,当佛造像随着时代推移而逐渐丰满、栩栩如生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早已与太原西山融为一体。
瓦窑村石窟
交城县岭底石窟
西山是一个广义概念,天龙山外,马鸣山、悬瓮山、龙山、方山、蒙山、太山、庙前山、崛围山、耄仁山、暮云山,依次向北巍峨起伏,都属于太原西山范畴。当然,除了声名鹊起的天龙山石窟外,蒙山石窟、龙山石窟以及姑姑洞石窟、石门寺石窟、瓦窑村石窟、悬瓮寺石窟,或者再稍微远些的交城县岭底石窟、文水峪口村石窟构成了整个西山石窟群,其中蒙山大佛、童子寺大佛等摩崖石刻早已蜚声海内外。
清徐香岩寺
视野不能局限于天龙山一景一地,还得投向叠翠生烟的莽莽西山,在吕梁山麓雄浑厚重中寻找涤荡尘埃的心灵慰藉。西山寺院大多数都隐藏在西山的密林深处,即便历经战火风霜,留存到现在的西山寺院都极其可观。从清徐香岩寺开始,途经蒙山开化寺、太山龙泉寺,西至童子寺、虎狼寺,北至多福寺、耄仁寺和阳曲不二寺。这还仅仅是进入县级以上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尚不包括散落西山深处各个村庄规模不等、大小不一的观音殿、龙王庙等。
同西方宗教建筑在繁华闹市修建地标不同,曲径通幽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中国的寺院大多建造在深山幽谷中,即便是道教,也把道观建在远离尘世的高山之巅,所谓天人合一。但无论寺院还是道观,并没有建筑寻求高度的震撼,而是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这为西山的自然秀色增加了人文的厚重和哲思的光芒。
物换星移,沧桑变化,西山石窟群代表着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代表着智慧的发散。
人文自信的深度内敛,有着永恒魅力。对此留余想,超然离俗尘,漫步西山,听松涛阵阵,看绿影摇摇。这种恬淡而自由的心情,需要在西山反复寻找和耐心观赏,从不同角度发现恬淡自然之美,从浩荡典籍寻找精神力量的所在,尤其对那尊微笑着的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