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博物馆之城锦绣太原更“好看”
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开栏语
“锦绣太原城”是集成概念,既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也体现历史底蕴的传承。
太原上下5000多年文明史,丰富的文物文化遗产,为2500年的悠久城市注入灵魂。
触摸这颗“灵魂”,不仅在课本上、在讲解词里,更需要脚踏实地,从窦大夫讲起、从晋祠看起、从雕塑和壁画说起……让文物走近百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滋养人。
太原日报社与太原市文物局携手合作,开设“晋阳风华录”专栏,结合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审美趣味,通过多种形式讲好太原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文化故事。在传播本土灿烂文明的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做好活化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涵养城市气质,筑造精神家园。
3月初,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共有6183家博物馆信息公布。其中,国有博物馆4194家、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山西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97家,其中,太原38家。
加上61座类博物馆,目前,我市各类博物馆总量达99座,实现每5.4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横向对比一下:北京市提出到2035年,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
丰厚的历史底蕴、先行的政策引导、数量与质量并进的博物馆,太原建设“博物馆之城”底色初显。
厚重历史深植文化自信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我市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秉承历史文脉和城市建设相交融、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古城特色和现代文明相辉映的发展理念,我市立足保护第一、考古为基、学术为本,将博物馆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倾力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个博物馆。
2月中旬,“匠心晋韵,巧夺天工”多福寺明代壁画精品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作为太原市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早期寺观壁画作品,崛(山围)山多福寺壁画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展览携带着锦绣太原的历史文化基因,“秀”出太原博物馆的丰厚内涵。
太原独特的风物风貌,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包括国保38处、省保28处、市保143处、县(市、区)保332处。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99座,包括备案博物馆38座(国有博物馆21座、非国有博物馆17座)、类博物馆61座。现有各类馆藏文物18198件(套)、250703件,其中,珍贵文物3485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40件(套)、二级文物786件(套)、三级文物2559件(套)。
这些珍贵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文化厚度,成为太原市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文化源泉。
政策合理引领文化创新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
建设“博物馆之城”,太原有强大政策保障。我市在省内率先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
我市连续出台博物馆领域政策法规。202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树立博物馆领域的太原标杆;2021年,出台《太原市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2022年,出台全国第一个《太原市类博物馆培育发展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博物馆、纪念馆等特色主题博物馆,61座类博物馆集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