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文明”二字渐渐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用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推动工作,文明之行缓缓濡染成风。
公共场所文明成风
中午12时许,坞城路长风街口路南,一处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市民刘女士领着女儿正要过马路。不远处,一辆S7路公交车朝着路口驶来。母女俩停下脚步,准备避让公交车,没想到,公交车缓缓减速,停在路口。隔着汽车前挡风玻璃,公交车司机挥手示意她们先走,母女俩快步走过路口,车辆重新起步。回转身,刘女士冲着公交车司机摆手感谢。
文明礼让的情形,如今随处可见。从西安来太原旅游的张晔,第一站是带着孩子“打卡”钟楼街。游客来来往往,但秩序井然,在一处销售特色饰品的店铺外,专门隔出一进一出两条通道,大家自觉排队入店,没有插队、扎堆现象。张晔很感慨:“没想到秩序这么好,旅游体验也很棒!”
有文明,就有不文明,怎么办?市民们敢随时亮剑。为了扮靓城市环境,杏花岭区在北肖墙路边打造了一面怀旧文化墙,可是风吹雨淋久了,出现了不少破损。赵女士致电本报“文明亮剑”栏目,“‘孙悟空’没了‘手’,‘自行车’没了‘车座’,墙皮脱落满是灰尘,真是令人惋惜!”记者现场核实后,致电“12345”热线,产权单位很快做了处理,这面“网红墙”的六个主题景观重新又靓了起来。
单位里、街道上的文明,渗入家庭,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和言行。12周岁生日,在太原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个大日子,要操办一番。3月18日是儿子12岁生日,太原公交三公司一车队党支部书记赵学让想着,在家吃一顿,不办生日宴。儿子有点不高兴,赵学让笑着劝说:“你参加了很多同学的生日宴,自己也想当一次主角,但每次宴会,菜肴都很丰盛,吃也吃不完,多浪费呀!”平时耳濡目染,孩子倒也转变得快,“嗯,能和亲人一起过12岁生日,也很有意义。”
三桥街道桃园北路东社区居民张玲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节约,绝不铺张浪费,“从粮食购买、烹饪饭菜到存菜存粮,都有学问”。土豆中放上几个苹果,很少生芽;南瓜存久了,加些面粉做面食,好吃又营养;盘子小一点,花样多一点,就能顿顿光盘。新建路小学的李墨也是个节约小能手,看到同学倒掉吃剩的食物,每次都会过去劝阻,讲讲珍惜粮食的故事;陪父母买菜,建议少买一点,种类多一些。
城市如同织机,言行便似彩线,织出人心里的锦绣。
文明实践活力迸现
人心见锦绣,靠的是有力而丰富的文明实践,在背后经纬穿梭,既引导又加劲。
新时代文明之花处处绽放。3月4日9时,亲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无偿献血活动现场井然有序,填表、登记、初筛、采血……居民们争先恐后地撸起袖子,献出自己的一份“热血”。社区党委委员韩旺说,“我是第15次参加无偿献血,已经达到了6000毫升,能尽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义。”这是小店区平阳路街道亲贤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公益集市”上的内容之一。现场设置了健康义诊、穴位按摩、爱心理发、裤边裁剪、心理咨询5个公益摊位,为居民提供中医针灸、免费理发、盲人按摩、剪裁缝补、情感疏导等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