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化旅游比较优势,我省今年要围绕“新场景及新空间”“融合性及多样性”等新供给,满足游客对新体验、新需求的追求,积极发展“文旅+”产业业态,推动实现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创新。
重点打造黄河晋陕峡谷风光带,使其成为区域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出“国宝中的山西”主题游径和“红色印记”“匠心古建”“长城文化”“晋商之魂”等精品线路。加快10个县(市、区)文旅康养集聚区及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创建单位建设,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打造以晋城为重点的晋东南乡村旅游带。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发展采摘节、“后备箱”经济等新业态,不断丰富乡村休闲旅游场景。
工业遗产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今年,我省将依托大型工厂、工业遗产,择优建设工业遗址公园、文化产业园区,支持汾酒集团、太化集团、宇达集团等打造观光工厂,推进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创新宣传营销,提升文旅市场吸引力
今年,我省将紧盯目标群体营销,创新宣传推介手段,持续释放品牌活动效应,不断提升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在创新宣传推介方面,将强化全省“一盘棋”宣传推广合力,共同推出四季文旅线路、产品和攻略。用好直播营销、头部代言、网红打卡等新宣传方式,深化与顶流营销团队合作,实施主流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OTA营销和创意营销等行动,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品牌知名度。
在办好重大活动方面,将继续放大品牌活动效应,创新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举办节庆活动,强化市场理念,丰富市场手段,提升关公文化旅游节、尧都文化旅游节、平遥国际摄影展、云冈文化旅游季等节庆活动质效与品牌影响力。
在创新营销方式方面,将紧盯目标群体营销,依托我省各市与周边省市重要客源地协作机制,深化区域合作。借势、借力“京津冀”“黄河金三角”客源市场以及“山河四省”流量热度,抱团组团,做大市场,不断巩固周边传统客源地,持续拓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潜力客源市场,打造系统化一体式线路产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借助文化和旅游部驻外机构等渠道和平台,开展“走进山西读懂中国”海外宣介活动,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入境游旅行商伙伴行动,深挖欧美市场,开辟中东、“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等潜在客源市场。
优化服务配套,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全要素保障是打造旅游友好型服务形象的重要基础。今年我省将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旅游基础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等,共同营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会服务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在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方面,将以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倒逼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健全旅游产业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相关标准。针对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业态、新产品,动态调整修订、及时制定相关标准,打造“山西标准”品牌。
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方面,将全面建成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各级文旅部门要把旅游公路变为“公路旅游”,支持各地旅游场景革命,增强旅游路网的要素功能,结合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在路型设计上强化配套支持,干线公路配套建设服务区、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打造一批消费者喜欢、游客认可的“山西名菜名吃”。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重点景区,市场化引进高品质酒店,不断提升我省餐饮住宿品质。
与此同时,实施5G网络覆盖。2024年年底前,实现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G网络有效覆盖。完善线上预约措施,保留人工窗口,满足各类群体购票预约需求,优化提升景区管理。
此外,还将健全旅游服务“好差评”制度和信用监管机制,优化投诉举报处理程序,优化软硬件配套服务,不断赢得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