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方面,《行动方案》作出了要求,要加快推动太原市、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太原市、晋城市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到2027年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以无废园区、无废机关等为重点,积极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无废细胞”建设。
坚持“三化”原则建设美丽山西
近年来,我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着力补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短板。《行动方案》中,我省对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标志性战役进行了系统部署。
推动源头减量。我省积极强化煤基固废源头控制,鼓励煤矸石井下充填,加强燃煤电厂新型燃烧技术研发和推广;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固废产生强度大、利用处置难的项目依规开展准入管理。同时,将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作为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加快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设施改进升级,推动煤炭、电力、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落实清洁生产要求。
推进综合利用。我省加快建设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产业集群,持续加强煤基固废多元化利用,优先开展煤矸石等固废在发电、筑路、生产建筑材料、提取有价组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不断拓宽煤基固废大规模消纳渠道,统筹推进煤基固废用于采煤沉陷区、采矿坑等损毁土地治理,探索开展煤基固废用于自然荒沟的生态回填和修复治理。
除此之外,我省加强规范管理,持续开展工业固废堆场排查整治,建立环境监管全口径清单和问题堆场清单,分级分类推进整改整治;深入实施工业固废全过程监管,建设工业固废产生及利用处置数据库,完善重点监管企业清单。加强对煤基固废产生、利用和处置企业的日常监管,持续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