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力量振奋人心,创新的推动效果显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这块“试验田”的数据可见一斑: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38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排名中,由第99位提升至第43位,3项指标进入全国前30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分别占到全省的20%、57%;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培育市场主体5.9万户。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各个进化、处处勃发、步步蝶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创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动能。
延伸新链条
传统产业升级蝶变
煤、焦、冶、电,是我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一批企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开辟新领域、释放新动能。
2024年12月30日,太钢不锈热连轧生产线优化升级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可大幅提升产线装备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契合产品薄化和质量提升的趋势,为推动太钢建设成为全球不锈钢行业引领者奠定坚实基础。
用最好的技术锻造最好的钢铁,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太钢集团,近年来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快速补链、深度延链、持续强链,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一大批高端精品钢材产品持续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工程的需求。
柳林的一块煤,在当地焦化厂被提炼制成焦炭、焦油、粗苯、硫氨、甲醇等化工产品,也可以变成一方天然气、一袋复合肥……它的价值至少增加40%。
致力于做好“一块煤”的锦绣文章,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主焦煤基地、焦化产业基地,吕梁市通过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煤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煤炭能源清洁利用,实现了煤炭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生态变革,形成了“煤—焦—化—电—氢”的全新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传统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
以吕梁市为代表,我省全面关停4.3米焦炉,加快干熄焦改造,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6.6%;加快推进化产回收利用链条高端延伸,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焦化化产加工利用水平。
传统产业蝶变,离不开智能化建设。煤矿智能化是培育煤炭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省累计建成244座智能化煤矿、1594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0.48%,带动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以上,煤矿的“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明显,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传统产业焕新,离不开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煤炭消费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1个市全部完成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改造任务,累计改造691.52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600万吨以上;建成公共充电桩约9万台,桩车比达到1∶7,在北方省份中率先实现公共充电桩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
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传统优势产业不仅是“压舱石”,更是“先行者”,我省在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的同时,统筹抓好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拓展新赛道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