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经过加药、过滤后,近2万吨矿井水缓缓流入古交兴能电厂发电机组。这家全国规模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不仅实现了矿井水的循环利用,解决了东曲矿、西曲矿、马兰矿、屯兰矿矿井生产废水排放的环保难题并实现废水零排放,而且每年“吃”掉周边矿山洗中煤、劣质煤和煤泥等洗煤副产品,“吐”出的粉煤灰被制成水泥或墙砖等建材原料,剩余粉煤灰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注入屯兰矿井下采空区防地表塌陷。
以兴能电厂为代表,近年来,古交市深刻把握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部署要求,把大力推进煤电化清洁高效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改革和转型的先着棋,实现煤电产业清洁化、清洁产业规模化。劣质煤就地发电、煤矸石变身建材、粉煤灰充分利用,即使矿井水等煤炭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被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形成了煤炭清洁利用完美闭环。
念好“生态经”,固废也可“生金”。秦晋煤矸石建筑垃圾烧结砖项目,每年可处置古交固废煤矸石、建筑垃圾及粉煤灰等200余万吨,年生产两亿块烧结空心砖、建筑砌块及城市绿化透水砖。随着越来越多的废物被“吃干榨尽”,以及一系列生态“手术”的实施,正在抚平昔日“煤城”之疤。漫步汾河岸边,古交市民赵友来感叹,这里黑鹳等“稀客”已变“常客”,这些对水域环境非常挑剔的鸟儿,已留恋古交这一方水土。“一个多月前,河边一座数十米高的废旧筒仓被拆除。这个筒仓,建于上世纪80年代,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赵友来说,“包括筒仓在内,越来越多煤炭工业的痕迹,正在逐渐消失。”
嘉乐泉乡郝家曲村、盘道村一带,煤炭资源丰富,而今,荒山荒坡上,正在建设光伏发电站。该发电站计划6月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7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22.3万吨。目前,古交市围绕“一城三基地”建设目标,着力建设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太阳城”,全力打造智慧综合能源基地、光伏制造及应用基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示范基地,在“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上求突破。通过引进中来年产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高纯多晶硅、太原(古交)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古交正在拥抱以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太阳能产业,竞逐新赛道。
据统计,去年,古交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13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率达85.8%,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太原市第二。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