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店区西北格村:君子兰种植“玩”出花样
你见过君子兰开花有几种颜色?有没有同时开花的“六胞胎”?是否闻到过淡淡的百合香?
这个春天,小店区北格镇的君子兰种植基地里,几千株君子兰每天含苞待放,被发往全国各地,给很多家庭带去一室馨香,也成为小店区设施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早上7时,这个基地的“90后”负责人刘冠卿已经起身,接上几个新入职的附近村民,来到西北格村的大德胜君子兰种植基地,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万花齐放”醉人眼
这里的“万花”,不是指各种花卉,而是真的有1万盆君子兰同时开放。记者随刘冠卿走进1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举目皆为怒放的君子兰,令人震撼且沉醉。
“这盆是‘国旗红’,那盆是‘国兰黄”,还有‘平尾绿’……这盆比较小众,是早以前就引进国内的‘原生态黄花’,是不是有点像黄百合?”顺着刘冠卿指引,记者看到几盆开着黄花的君子兰,花形和花香都类似百合,有些惊叹。
刘冠卿介绍,这个花棚里主要存放培育好的“种兰”,有20多个品种、上万盆花,有的已经培育了七八年,后代开出来的花或叶子的形态、颜色都很漂亮,极具观赏价值,在晋源区的花卉市场里也有售卖。
红、黄、粉、绿、橙红……株株君子兰花色饱满、花香怡人,让人犹如置身世外。
有几盆“多胞胎”也非常吸睛。“一株君子兰‘上剑’五六枝现在也不稀罕,但同时开花的不常见,这需要科学养护才能做到。”刘冠卿说,“上剑”即指君子兰正常开花,这与生长的土壤、花肥、光照、温差等都有关系,他每天盯在基地,把控温室大棚的各个细节,就是为了精心呵护,让花长好。
“玩”出全省第一家
“一季观花、三季看果、四季赏叶,君子兰花期长达一两个月,是重要的节庆花卉,很多市民过年时常买,是销量较大的年销花。从10月到次年2月,市场需求旺盛。”刘冠卿回忆,10余年前,父亲逛花鸟鱼市时,买回几盆君子兰养在阳台上,这些年不知不觉就“玩”出了名堂。
“多年的实践证明,太原的温度、气候特点及土质基培等条件,让君子兰产业的发展壮大很有优势。咱这儿陆运的地理位置也好,针对南方的花卉消费大市场,比长春等地的君子兰基地运费又低一半,所以种植发展君子兰的条件比较优越。”刘冠卿最终“子承父业”,从山西农大毕业后回到家乡西北格村创业。
100米长、12米宽的玻璃温室大棚,如何温控在10℃到25℃、墙体多厚保温效果最好、玻璃倾斜多少度光照更均匀、搭花架用哪种钢材最结实……刘冠卿如数家珍,因为这已经是改良后的第四代花棚,技术做到了行业领先。
父子俩曾多次去东北等君子兰种植业领先地区考察学习,不断摸索试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在市、区、镇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做成了华北地区规模较大、山西省最大的君子兰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地区。
辐射带动做标杆
随着小店区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花卉特色种植已开始占据一定份额,这个基地就是该区花卉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品牌,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在另一个温室花棚里,北格镇三贤村村民刘彩萍正忙着给一株株君子兰换花土。每年春秋两季,这是她干得最多的活儿,此外还会点粉。
“我就住隔壁村,来这儿工作两年半了,不必往远跑、方便招呼家,月收入有三四千元,不少同伴也常来打临工。”刘彩萍说。
引进好项目、留住好企业,做好示范引领,推动乡村就业和产业转型,是北格镇政府积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初心。去年10月底到2023年年初,这个基地的年销花销量约6万株,销售额近350万元,提供乡村就业岗位80余个,间接带动从事花土、零散种植和销售从业人员100余名,已经成为一个标杆。
除了在西北格村占地面积30余亩、种植面积1.2万余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基地还在榆次郝村租用改造了种植面积2万平方米的育苗大棚。2020年,按照小店区要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放大优势做出特色、打造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思路部署,在区政府和北格镇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基地又在三贤村完成土地流转80亩,新基地建成后,优良品种小苗每年出棚30万株,力争年销花产量达20万株,叫响全国。
货好不怕卖不掉。随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在丰富农村产业结构、提升附加值的同时,打造出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带动相关配套经济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让花卉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成为小店区振兴乡村经济的“助推器”。记者王丹文/摄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