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设施农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全省设施农业总面积96.5万亩、产量351万吨,总产值200余亿元。2023年我省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聚焦现代设施园艺、设施畜牧、设施渔业、仓储冷链物流和粮食烘干设施五大领域,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扩投资 抓项目 促产业
1月1日,屋外天寒地冻,夏县南大里乡的蔬菜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水果西红柿采摘受到热捧,不少市民领着孩子体验采摘乐趣、享受假日时光。
夏县是运城市的“菜园子”,南大里乡的蔬菜产业更是起步早、基础好。蔬菜大棚发展之初,种植户们为筹集资金大伤脑筋。此时,恰逢省政府推出免息“创业贷”,一个经营户最高可贷20万元。南大里乡乡党委鼓励农户进行个体户注册,借助“创业贷”拿到大棚改造启动资金。南大里村、辛董村等36名农户成功贷到360万元资金,全乡一下子就建起了396栋大棚,总投资达4000万元。
我省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近3年省财政在设施蔬菜上投入9.5亿元,争取到中央冷藏保鲜设施资金7.7亿元,设施渔业投入9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50亿元以上。各市、县制定出台配套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扶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在吕梁市,2023年市级财政倾斜安排1.5亿元,重点支持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特优产业等,带动各县财政累计投入5亿元以上。中阳投资1.17亿元,实施现代化设施黑木耳产业项目79个;柳林配套5500万元,重点支持64个设施农业及精深加工项目;兴县投资4000万元打造“中国杂粮之乡”。同时,吕梁市先后推出“信贷+保险+期货”生猪贷、“再贷款+保险+财政贴息”木耳贷等创新产品,2023年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
在运城市,自2021年以来,设施农业发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9亿元,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设施贷款13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18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1个,设施大棚达到8万多座;落地现代化水产养殖项目2个,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达2万立方米;培育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家,生猪、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79%和97%。
2023年,我省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发展设施蔬菜17万亩,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提升到35%;新增设施水果面积28万亩,设施水果产量占到水果总产量的6%;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设施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养殖总产量比重达到77%;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38个以上;粮食烘干能力达到40%。
靠科技 建园区 强品牌
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往往首先在设施农业上实施。
近年来,设施渔业在我省蓬勃发展,本土鱼虾蟹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模式在我省多地落地生根。
“今年我们园区又新增40个养殖陆基帆布包,聘请了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当技术员。”曲沃县国杰渔业有限公司位于曲沃县史村镇吉许村北,董事长常胜利介绍说,目前公司的园区已实现种鱼养殖、鱼苗孵化、成鱼养殖、商品鱼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带动周边20个大小养殖场、50多个投资者、200多名从业人员。
聚焦全产业链延伸,全省各地抓园区建设、抓品牌创建、抓科技赋能,强后劲、闯市场,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