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数字大屏上,鲜活的数据实时滚动;在田间地头、工厂作坊,操着“晋普”的农民主播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土特产;在乡间公路上,一辆辆快递物流车往来穿梭……一个个活力四射、驰而不息的场景,勾勒出我省培育乡村e镇、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
2022年以来,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全省培育100个乡村e镇,打造县域农村电商发展集聚平台和服务平台,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近日,我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验入选了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清单。
整合资源
服务平台趋于体系化
为“小而美”自主品牌设计包装、举办专家入企服务活动、开展电商网红培训……作为整合资源要素、构建集聚发展的平台,我省各地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使出了浑身解数。
走进阳曲县首邑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一个巨大的数据显示屏映入眼帘,上面显示着县域总览、产业、物流、品牌、电商等多种信息——这就是首邑乡村e镇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负责人一边展示“物流”子菜单一边说:“在阳曲物流大数据平台,可以看到出入港总件数、收发件占比、各网点信息及出库量。我们还引入了智慧物流系统,可以跟踪到每日每辆快递车的行车轨迹,并为其优化线路。”
通过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精准、全面、优质的公共服务,是阳曲县布局全产业链农村电商格局的重要一环。“我们先后引进20多名电商领域客服、运营、主播优秀人才,培训了100多位‘三农’主播,还成立了阳曲电商协会和阳曲网红助农团。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电商发展、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通过直播带货和产品展示,助力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阳曲县供销社负责人说,“通过‘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以电商为纽带推动企业以销定产、产销对接,从而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的体系化服务。”
在盂县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紫苏籽油、小米、月饼、陈醋等特色产品摆满了直播间,4个直播间满负荷运行,主播们妙语连珠,热情地推销产品。
“已有本地10多家企业80多款特色农产品在我们的帮助下销往全国。”盂县乡村e镇项目负责人刘莹介绍道,2022年,盂县打造了这个集直播带货、企业入驻、培训孵化、产品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为电商创业人员、传统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咨询、指导、培训孵化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办公场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类专业培训让我提升了带货能力,为更好推介我们村的上元吉老醋打下了基础。”牛村镇后元吉村到村工作大学生王亚文说。
2022年以来,我省已安排14.7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电商直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服务平台,吸引电商企业入驻,免费享受电商培训、直播场景、选品展示、数据分析等资源,打造农村电商产业发展集群。截至2024年10月,全省累计发放补助资金4560万元,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2000余家,培育电商带头人600余名。2024年1—10月,山西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4.9亿元,同比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