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产加销
特优农产品品牌越擦越亮
一方水土,风味人间。在春节的餐桌上,在离家游子的后备箱里,都是满满当当的“父母严选”牌特优农产品。
地理风貌与风土人情往往缔造出独特的技艺与口味,让曾经生活其中的人们永世不忘,长治人对于沁州黄小米的热爱大抵如此。宋卫红是出生在四川的长治人,她的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年轻时在四川成家扎根,常年念念不忘的就是家乡的小米粥。在2024年“有机旱作·晋品”成都推介会上,宋卫红说:“父亲常说家乡的沁州黄小米颗粒饱满、犹如金珠、营养丰富。直到长大回到家乡亲口品尝,我才知道父亲所言不虚。”
2024年,我省持续做强做大沁州黄小米、隰县玉露香梨等区域公用品牌,新增27个“有机旱作·晋品”,支持沁县、隰县等12个县打造特优农业品牌强县,62个农业专业镇加快发展,培优晋粮、做强晋肉、叫响晋菜、提升晋果、振兴晋药、擦亮晋酿,使“晋字号”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瞄准前沿消费市场,我省在上海、北京、成都、广州等地举办多场推介会,持续扩大特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利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晋字号”农产品旗舰店,开展促销、直播带货活动,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超亿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省11市通过持续搭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荣获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全国百强榜第43名、全省第一,授权企业全年销售额53.49亿元,带动销售额141.76亿元;大同市全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完成230.71亿元,同比增长9.83%,“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荣登“区域品牌传播力影响力百强榜”;阳泉富硒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吕梁市打造以“吕梁山土特产”市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品牌矩阵,通过订单生产、保底分红、服务带动等方式,逐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融合农文旅
充分释放休闲农业流量密码
赏景迎春、戏雪撒欢,免费体验枫糖裹雪,自制棉花糖、爆米花……2月12日元宵节,走进趣味十足的太原市晋源区稻田公园,眼前是一派清新灵秀的别样风光,火壶秀、花神巡游、童话舞台剧纷纷登场,“稻田有好‘市’”集中展销各种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热闹又热烈,年味儿爆棚。
作为太原市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稻田公园不断挖掘自然生态、农耕文化以及晋源民俗的独特价值,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策划并举办各种独具特色的活动,成为太原市民最近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常态化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充分释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流量密码。2024年推出19条线路90个精品景点,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112.88亿元,同比增长4.1%。
太原市刘家堡村、稻田公园等多个乡村旅游景点火爆出圈,“品果香、享丰收、悦金秋”秋季采摘休闲游、“享雪韵并州品民俗非遗”浪漫冬日游2条线路被列为农业农村部重点推介线路。2024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806万人次,营业收入6亿元。
吕梁市依托境内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打造了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批有文化、有山水、有特色、有乡愁的乡村逐渐火了起来。中阳县阳坡塔村、方山县张家塔村等村庄成为网红打卡地。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以临县碛口古镇为核心,以沿黄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支点打造的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成为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