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巍巍太行到汤汤黄河,从佛教圣地到边塞雄关。
8月5日至11日,第九届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风活动走进忻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采风。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沧桑的文物古建,丰富多彩的边塞文化、佛教文化及红色旅游文化,给作家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感叹本次活动不虚此行、欣然无比。
忻州,相传因汉高祖刘邦白登山脱围后忻(同欣)然至此而得名。刚到忻州的当晚,作家们便来到了近年来人气持续爆棚的忻州古城。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
“去过全国很多地方的古城,忻州古城最为与众不同,在这里,明显能感受到忻州古城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行走在忻州古城并参观了城内的遗山(元好问)祠和秀容书院后,《散文海外版》编辑部副主任、执行总编王燕表示。
五台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徐向前元帅的故乡。在徐向前故居,作家们一一瞻仰了徐向前元帅的生平事迹和传奇故事。
“我能感受到徐向前元帅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激情,他把他的才华和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本次采风团团长徐贵祥动情地说。
到五台县,不能不去五台山,该山地处华北地区太行山系北端,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中国唯一一处汉藏佛教并存的圣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五台山,作家一行参观了五爷庙、显通寺、菩萨顶,深深体验了这里浓厚的佛教文化。
距五台山景区不远,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光寺。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其东大殿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重建,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殿堂式木结构建筑,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佛光寺的历史价值非常高,整个唐代的建筑保存了90%以上。我觉得佛光寺应该让全世界知道。”山西省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水平说。
“昔别雁门关,今戌龙庭前……”这是李白描写雁门关的诗句。唐开元年间,李白在好友陪同下,游览了素有中华第一关之称的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历史上曾是拱卫中原的重要屏障,名将李牧、卫青、霍去病以及杨家将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明代时,雁门关与今忻州境内的宁武关、偏头关被称为山西沿外长城的“外三关”,可见当时忻州作为边塞之地的重要性。
站在雁门关磅礴雄伟的长城上,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说,历史上,雁门关曾发生过2000次以上的战争,就其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来说,这座关隘和长城,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雁门关外,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州文庙及“声闻四达”“威镇三关”的边靖楼。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文学博士李晓东被代州文庙恢宏的气势和皇家的气象所折服,表示一定要为代州文庙好好地写篇文章。辽宁省作协原副主席、大连市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素素则认为,“代县这座小城太美了,让人留恋不舍”。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其源头位于宁武县管涔山一带,当地林木茂密、风光迷人、风景优美。在宁武县,作家们参观了素有华夏第一冰洞之称的万年冰洞、建在悬崖绝壁上的悬空村,大家纷纷感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及人力的伟大精神。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的当属山西境内的乾坤湾。采风过程中,作家们来到黄河入晋第一县偏关县,欣赏了乾坤湾的雄姿及老牛湾的神奇。其间,大家还去了偏关县下游的河曲县,参观了当年山西人走西口的主要通道之一西口古渡,等等。
“我对黄河一直很景仰,走过黄河沿线的很多地方,但偏关县老牛湾、乾坤湾这一带的黄河是我心中最想见到的黄河,非常漂亮、非常壮观,给人以无限的惊喜和想象。”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茅盾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说。
本次采风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共有12名作家参加,考察了忻州市近20个景点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