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寺之多。
有佛寺必有佛像。种种佛像之中,又有石佛像(代表作乐山大佛、蒙山大佛)、木佛像(代表作雍和宫檀木大佛)、铜佛像(代表作西藏强巴铜佛)、玉佛像(上海玉佛寺)、泥塑佛像(代表作平遥双林寺)……天下佛像,绝大多数都是这些材质。
然而万物造化神奇,往往出人意表。在西山,却偏偏有这样一尊佛像,非但材质不同于以上种种,而且体量巨大,雕塑精美,年代久远,堪称一绝。
说了这么多,这尊佛像到底是什么做的呀?小西就不卖关子了,揭晓谜底,佛像是对形似佛像的土丘加以雕刻、泥光、着色而成。土质雕塑作品,存世数量极其稀少而极为罕见。
这尊佛像,位于尖草坪区上兰镇土堂村西侧的净因寺。
土雕大佛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众说纷坛。目前有汉代说、北朝说、北齐说三种。其中汉代说是根据寺内的碑记所载;北朝说认为大佛是孝文帝迁都途经晋阳时所建;北齐说则是根据大佛的服饰和所坐的莲花台等均为北齐风格。
据《太原日报》报道,该大佛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土雕坐佛。
从土雕大佛整体看,通高十米左右,如此巨大的石雕造像,在北朝时期不是没有,然而,存世土雕非常少见,而且,相关文献极度缺乏,所以无法进行纵横比较,无法作为断代依据之一。
据专家考证,佛从土雕大佛局部看,佛像头部的水波纹和涡卷纹发髻,虽然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不过,此处两侧的水波纹,已经变化得较为平直并非较为卷曲,而且,居中对称的涡卷纹,是较为少见的左旋并非较为多见的右旋,这种流行样式属于隋唐以后。
佛像的佛衣为双领下垂并双肩敷搭,也属北朝直到明代样式,只是,北朝时期常见的僧祗支没有表现,这是隋唐以后尤其明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佛像的佛座为仰莲,也属北朝直到明代样式。只是,北朝时期常见的叶筋与对分没有表现,莲瓣肥大和双线勾绘以及色彩浓艳等,又是辽金以后尤其明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关大佛出世的神话传说,至今仍广泛流传。据明嘉庆二十年(1541年)《重建土堂阁楼》所载,汉代此处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33米,形似佛像,传为山崩现佛,乃佛教“净土”之因缘,在此建寺,便取名为净因寺,百姓称其为土堂大佛寺。
佛像通体高大、肃穆庄严,望之使人心无杂念,肃然起敬。大佛宝相庄严,衣襟似随山风轻动,周遭各护法俱皆栩栩如生。
不过,在土雕大佛主尊为阿弥陀佛前提下,两胁侍菩萨所戴头冠均有化佛存在,似乎与西方三圣的观世音菩萨戴化佛冠和大势至菩萨戴宝瓶冠有矛盾。
净因寺的重要性应以土雕大佛为首,不过,其所在大佛阁却位于一进院落的西侧。
后院正中有大雄宝殿,殿内佛台上所供为三世佛,中间释迦摩尼佛,左边为东方药师佛,右边为西方阿弥陀佛,神台下面两尊护法菩萨是韦驮和伽蓝。佛台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尊护法金刚像。
大雄宝殿东侧为观音阁,西侧为地藏殿,分别塑有十八罗汉,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
净因寺虽说面积不大,但里面别有洞天,颇有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寂寥,“地上文物看山西”此话不虚。
作为佛教文化与中国黄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佛教寺院,净因寺体现了佛教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相融,同时也是黄土高原地貌上所产生的特有历史文化。
净因寺所体现的佛教文化和精湛的雕塑艺术,与汾河出山处烈士口及山川自然环境相融,营造了一种人和大自然的对话氛围,表现了古人对大自然及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意。
来源: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