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太原历史文化研究院是山西金谷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文化发展公司的专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发现太原”景区的文化研究、文化策划、文化传播、文化培训、企业产品文化标识、文化包装、文化四季饮食、文化输出等等。
“发现太原”一词来源于对系舟山的茶坊庙古渡口考察得出的结论。耿一川教授考察发现,系舟山上有众多水漫化石和鱼虫化石,说明此处远古时代应该是广袤的水域。经过多年研究考察,耿一川教授得出三项研究结果:
第一,远古太原为大湖,即海子。远古时代,华北地区是一片大海,由于古大陆板块的作用,吕梁山、太行山先后隆起,隔断海水,最终形成了太原市三面环山,中间低洼的地貌,广袤平地一直向南直至灵石石膏山,如瓶瓦之形。这个“瓶瓦之形”就是如今的“太原盆地”。在大禹治水之前,这个盆地是一片泉眼密布,浩瀚如烟的大湖(海子)水世界,水域面积达到5000平方千米,深度达到800米以上,超过了目前的中国第一大湖鄱阳湖(鄱阳湖面积约为4125平方千米)。远古时代的太原,因泉水迸发横流,加之东西北三面山上的洪水流入,时常突破灵石的石膏山顶,外溢而泛滥,直接淹灌下游的平阳古都。
第二,大禹根除水患,太原盆地形成。根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帝喾的小儿子实沉带领族人开垦东山,在此地设置茶坊庙渡口。尧为治理水患,来到茶坊庙渡口考察水情,又乘舟多次往返大湖南北,寻找解决水患方法,将舟系在渡口旁边的山岊处,将其山冠名为系舟山。大禹总结了治水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掘开灵石石膏山口,控干大湖的实施方案,根除水患,太原盆地形成。
第三,今日的龙角山属于系舟山系的一部分,是五台山的支脉,为古代祈雨祭祀之圣地。按风水学说,认为太原北面的系舟山为“龙角”,南面的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故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后来,赵光义唯恐此地再出皇帝,威胁宋朝统治,焚烧晋阳城,铲平龙角山。这里不仅见证着史前太原大湖的无限沧桑,还饱含着璀璨不息的深厚历史文化。
耿一川教授表示,研究院对此处的文化发掘,是在零散的文化史迹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宽,从历史发展的纵线入手,通过挖掘先秦和古代的典籍史料,把远古时代、近代和现代的文化史迹串连起来,形成了目前对太原如何产生的发展史的认知和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院将把反映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文化史迹横线联系起来,进而将纵向系列的文化史迹和横向发展的文化史迹交织,完整构成历史发展的文化史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