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和长城有关的文旅推介热热闹闹。除了每年一度的山西旅发大会在大同召开,朔州、忻州、阳泉的长城文旅推介会,也是次第绽放,各显神通。
长城是冷兵器时代的综合军事防御系统,涉及古代交通、通讯、军事布防等,这项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成为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长城,迎来了传承保护与发展利用的最好历史时期。随着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长城文化旅游在沿长城各省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毋庸置疑,山西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古长城,从战国到明清,从太行到黄河,从外长城到内长城,丰富多彩。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从旅游收入角度来说,山西的长城旅游收入,却十分尴尬,境内所有的长城资源累计叠加,估计抵不上一个八达岭。
纵观山西涉长城旅游的4个主要城市,大同文旅的头牌当然是云冈,其次还有北岳,长城的文旅地位,充其量排在第三;应县木塔的名气,不仅在朔州,放之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显赫;忻州不必多言,一座五台山,便可碾压其他。因此,这些地方的长城文旅发展,如果说有欠缺的话,应该都是可以找到理由的。
但说到阳泉,留给旅客最鲜明的第一印象,无疑就是娘子关——长城,与阳泉长城资源关联的“雄关秀水、诗画阳泉”宣传语,即是该市主打的品牌形象之一。
阳泉文旅要现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好长城文旅这张答卷。
8月13日到15日,“相约阳泉——2023长城主题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以及首届阳泉旅发大会两个活动相继召开,阳泉敞开胸怀,向广大游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从11日开始,笔者行走在阳泉,以自己的感受,默默地阅读着阳泉的这份答卷。那么,这份答卷能打多少分呢?
阳泉长城的文旅底色
阳泉长城始于春秋时期中山国,中山长城比秦长城还早一百多年,可谓历史底蕴深厚。提起长城,相信绝大多数游客心中,首先想到的词,应该是大漠边关,是苍凉肃杀,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但到了阳泉,第一印象,却很难把这些冷冰冰的词汇和阳泉扯上关系。
阳泉首先是一座“文城”。
正如阳泉市市长的致辞中所说,这座城市,有张穆,这位精通天文舆地之学的地理学家,在只崇尚四书五经的封建时代,是多么难能可贵!一部《蒙古游牧记》,便足可媲美徐继畬,成为当时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优秀知识分子。
这座城市,还有冠山书院。这座至今山西为数极少的古代书院遗留,闪耀着吕思诚、傅山、乔宇等一个个光辉的名字。这座城市,当然还有石评梅,一个婉约的民国奇女子。还有刘慈欣,有着一个天才一般的科幻大脑。
山西这块土地,很有意思,自古以来,公认的文气氤氲的地方,晋南自不必说,在晋北,有原平、定襄、忻府;在晋中,有汾平介孝;在晋东,自然当属平定州。正是这样一块文采斐然的土地,让蜿蜒在太行山间的阳泉长城,更多了一丝丝温暖的文气。
阳泉文,但不弱!和其他平原地区出来的文人不同,太行山中涌现出来的阳泉文人,似乎都有那么一点点狷狂和侠气!张穆当然是个代表,想当年,张穆进考场,他带一壶酒,监考吏让他放下。他提起酒壶喝了许些,使把剩洒壶扔掉。监考吏大怒,便下令打开他的行李,但只翻拣出纸墨笔砚,一无所获。张穆拍着肚皮说:“这是我的书箱,夹带的文章全装在这里边。你们能搜出来吗?”石评梅也是一个代表,这样一个弱女子,却用短暂的一生,留给我们“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