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
学生在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的夏门古堡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利用好博物馆这个宝库,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保护不是让它们藏之深山、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山西博物院: 打造有温度的博物馆
“来山西,一定要到山西博物院……”这可不是一句广告,这是很多省内外游客游览过山西博物院后的真实感受。
如今,山西博物院已经成为展示厚重山西历史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从2012年至今,在文博事业锐意进取的征程中,她为山西的文化强省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在博物馆中活起来,一场场精品展览和社会宣教、“云游博物馆”活动,让公众一遍遍濡染和浸润在中华璀璨文明中,也强有力地塑造出“晋博”的品牌。
山西博物院(也称“晋博”)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50余万件,凝聚了山西乃至黄河中游、中国北方百万年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之精华。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展品1450余件组,荟萃了晋系青铜文物精华,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博物院集中诠释着三晋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星空下最辉煌的片段,形成了山西博物院独特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