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1日,作为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山西大剧院精彩上演,现场掌声、叫好声不断。这也是该剧继第二次亮相省城太原。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是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重点打造、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指导、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精心创排的一部新编历史故事剧。剧中以吕雉、刘盈母子为故事主线,多侧面展现吕后母子在生离死别中的情感交锋和心理变化,用浓郁和厚重的历史笔调深刻书写西汉初年逐步强大的国家形象中历史人物的情感脉络,尝试透过历史事实来探究和展现人物内心的幽微。
为铸造精品,该剧由一级编剧李莉创作剧本,一级导演张曼君担纲执导,一级作曲李秀荣及首席琴师姬永红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王啸冰担任音乐设计,青年作曲张艺馨担任唱腔配器,资深舞美设计师修岩、邢辛、闫探峰、王玲、姚钥、阎飞翔、余琛、王俪伊分别担任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造型、化妆、形体设计,汇集了当今戏曲舞台的顶尖创作水平。由一级演员、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代表了新时代上党梆子最高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
戏曲要传承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上党梆子《大汉母子》首次恢复使用上党铜器,即上党平锣、上党钗、上党小锣,可以说是上党梆子武场音乐的一次返璞归真。唱腔设计传统、古典,突出上党梆子高亢、激越艺术特色,特别是多次响起急促的梆子敲击声,最贴切、最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幽微、微妙、复杂和丰富。上党梆子是一个昆、梆、罗、卷、黄五声腔共存的古老剧种,悠远而富有表现力,以此演绎汉初故事,最能展现两千余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风骨。
剧中主要角色由A、B、C三组演员饰演,是通过科学周密的排兵布阵,横跨70、80、90、00后四代演员,通过“演中改、改中演”的舞台锤炼,每组演员均可担当主演,真正形成“以人立戏、以戏推人”的上党梆子新剧目、新队伍建设机制。
领衔主演陈素琴说,在过往的艺术生涯中,她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是让人同情或者敬仰的角色,而吕后这个人物有着亦正亦邪的复杂性。这种丰富和复杂,让她在饰演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艺术快感。
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从元旦前至2月底,将持续2个多月,省、市、县三级43个骨干院团在全省21个剧场共奉献90场、48台剧目。参演剧目主要为获得国家级各类荣誉、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杏花奖”以及省市两级重点扶持的剧目,包括红色、现实和传统题材,涵盖戏曲、话剧、舞剧、民族歌剧、音乐剧(会)等艺术门类。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是晋城市唯一市级上党梆子艺术院团,始建于抗日烽烟中的1938年,已有85年的光荣历史。团史积淀深厚,艺术名家辈出,硬件软件齐全,特别是近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实施和新剧目创作经验,大力实施“新创剧目开局面、移植剧目闯市场、传统剧目练队伍”剧目创作办法,剧目创作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上党梆子现代戏“三部曲”《太行娘亲》《沁岭花开》《申纪兰》在全省乃至全国唱响唱亮,创作出一部部响应时代、彰显风貌的戏剧精品,打出了一张张响亮的晋城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