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老醋坊的手工醋备受各地游客青睐。山西经济日报记者王昕摄
为让更多游客走进山西、品味山西,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三晋非遗美食魅力,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推动“美食+文旅”融合发展,今年8月底,省文旅厅发布了五条主题鲜明的山西非遗美食线路,串联起三晋大地的美食地标与非遗工坊,引得众多游客兴趣盎然,纷纷咨询或制定出游计划。
9月21日—27日,省文旅厅邀请旅行社相关人员、游客、媒体记者、非遗传播人等组成采风团,对“晋东南药膳山珍秘境之旅”“晋中醋香面韵美食双绝之旅”两条线路进行了探访体验。
市井烟火:
解锁非遗美食密码
非遗美食作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元素之一,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那些藏于街巷深处的非遗美食,承载着三晋大地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等待着游客用味蕾去探寻。
9月21日晚,在高平翠岭茶楼,采风团成员品尝到了高平“十大碗”。当盛着水白肉、核桃肉、小酥肉等十道汤菜的精致瓷碗依次摆上餐桌,荤素搭配、汤水醇厚,色香味俱佳,采风团成员们纷纷发出惊叹。服务员介绍道,这是高平人待客的最高礼节。
阳城烧肝这道传统名吃,外观其貌不扬,却让采风团成员们充满好奇。游客代表杨慧敏在观摩其制作过程后,品尝到了刚出炉时外焦里嫩的独特风味,不禁由衷感叹其中凝聚着阳城人对美食的精湛匠心。
9月23日,采风团成员走进“中华老字号”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百年郭氏、羊汤世家”的标语格外醒目。该公司负责人郭国芳介绍说:“郭氏羊汤制作技艺独特,一碗汤中品全羊,包含炖羊肉、头刀肉等多种食材,还有二十多种祖传秘料熬制的老汤。”
“难怪这碗羊汤鲜而不膻、肉嫩而不绵、口感层次丰富。”山西非遗传承人裴佩佩赞叹道。
时光沉淀:
品味山西味道精髓
沁县黄米醋、阳城“郝酥果”、太谷饼、平遥牛肉、晋祠桂花元宵、林香斋国宴非遗过油肉、老太原铜火锅等非遗美食,每一样都有独特的来历和传奇故事。
许多非遗美食的诞生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其制作过程更是繁复精细。它们历经岁月传承,成为三晋饮食文化的生动注脚。
沁县黄米醋要经过选料、润料、蒸料等11道程序;壶关郭氏羊汤提炼出“一预煮、二料炖、三火候”的烹制技艺;平遥牛肉加工要求“肉要鲜、料要全、艺要精”;太原清徐宝源老醋坊的老陈醋酿制,更是历经选料、理料等10个步骤、81道工序,历时580多天。
这些非遗美食都有其文化展厅。郭氏羊汤展厅以“传承一碗好汤”为核心,融合百年非遗技艺与现代空间美学,设置多个展示区域,详细介绍其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品牌荣誉;清徐宝源老醋坊集科教、醋文化展示等于一体,老陈醋酿制工艺展厅再现古代酿醋场景,还原明清风貌;平遥冠云牛肉集团设有现代化生产设备展示区,充分展现传统工艺与标准化生产的结合。
媒体代表晓帆表示,在观摩非遗美食制作流程后,所购买的伴手礼更具价值,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内涵。
传统美食的制作是一门精妙的艺术。从选料到烹饪,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结晶。非遗美食传承人往往有着数十年的经验,他们深谙火候的把握、调味的精髓,对食材严选苛求,坚决拒绝添加剂,始终将营养健康放在首位,把最简单的食材转化为令人难忘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