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山西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山西频道首页 > 中华文化 > 正文

山西省制度先行筑牢保护屏障

山西省制度先行筑牢保护屏障
2025-06-30 09:27:19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制度先行筑牢保护屏障

左云摩天岭长城烽火台。山西日报通讯员摄

山西省制度先行筑牢保护屏障

位于新荣区的明长城遗址西寺段。刘立欣摄

自2021年《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通过制定出台地方政府规章,为境内1400余公里长城打造了坚实的制度保护屏障,长城保护工作交出亮眼答卷,成为全国长城保护标杆省份之一。

作为全国较早出台针对长城保护办法的省份,《办法》明确了多项创新性保护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保护主体责任,科学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首创“长城保护员”制度,吸纳当地村民成为专职巡查力量。目前,全省已组建起一支由946名专职保护员构成的“长城卫士”队伍,承担起768处重要长城点段的日常巡护工作,有效防范人为破坏与自然侵蚀风险。

“现在工作有据可依,巡查底气更足了!”大同市新荣区长城保护员李建军感慨道。这些经专业培训上岗的保护员,凭借对当地长城的熟悉程度,能及时发现墙体裂缝、基础松动等隐患,并通过专用App实现问题实时上报,大幅提升保护工作效率。

《办法》实施以来,全省长城保护工作在责任体系、修缮管理、社会共治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等,形成了全民保护长城的良好氛围。

(王荔)

《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摘要

•《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是山西省为加强长城保护、规范利用行为而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涵盖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等全流程。该办法明确了长城定义、保护原则、责任主体及禁止行为,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长城保护规划,建立长城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和解决长城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在长城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长城保护基金,用于长城保护和表彰奖励等。

•长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长城记录档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长城记录档案应当每年续补一次,对长城的巡查、维护、养护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情况进行记录。


(责任编辑:何剑)
关键词:长城

为您推荐

兴文逐梦 石子担当  当新时代青年遇上“晋剧文化”

兴文逐梦 石子担当 当新时代青年遇上“晋剧文化”

6月29日,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大学生团队在太原开展了文化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与晋剧舞台上的“活关公”,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武凌云共同开启文化之旅,在实践中感受、学习、传播晋剧文化
2025-06-29 11:13:38
非遗+文创 布艺变潮品

非遗+文创 布艺变潮品

6月16日,游客在闻喜涑水小镇的“姥姥和我”非遗体验馆选购挂件、手链、布老虎、儿童老虎鞋等布艺工艺品。
2025-06-26 09:15:38
体验制作非遗绛州木版年画

体验制作非遗绛州木版年画

6月14日,在新绛县光村薛氏四号宅院内,新绛二中的学生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古村的历史文化,指导游客免费体验非遗绛州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当日恰逢新绛建筑遗产开放日,十二处古建对游客开放。
2025-06-20 09:03:09
太原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开幕

太原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开幕

6月12日,“多彩非遗 匠心匠韵”太原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中正天街开幕。不少市民慕名前来,享受这场融合展演、集市、体验的文化盛宴。
2025-06-13 09:15:16
八义窑红绿彩瓷深受游客喜爱

八义窑红绿彩瓷深受游客喜爱

6月12日,北京游客在长治文旅中心选购八义窑红绿彩瓷。上党区八义窑距今1000多年历史,产品使用本地天然高岭土,采用1350摄氏度高温烧制,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是其最大的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2025-06-13 09:13:43
吕梁市离石区彩家庄村进行扭秧歌民俗表演

吕梁市离石区彩家庄村进行扭秧歌民俗表演

6月2日,吕梁市离石区彩家庄村正进行扭秧歌民俗表演。这个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现存明清古院落24处,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黄土高原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游玩。
2025-06-03 11:44:58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