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讲台走向舞台,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
高位推动,构建思政育人“四梁八柱”
近日,太原科技大学校长梁卫国走上讲台,以“逐梦强国建设,奋进出彩人生”为题,为该校学生讲授了一堂内涵丰富、启智润心的思政课。他深情寄语青年学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强国建设,努力锤炼过硬本领,塑造优秀品质,争做时代先锋。
为深入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我省坚持高位推动,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纷纷走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各地各校出台一系列支持保障举措,课堂教学主战场的改革实践更是丰富多彩……目前我省已构建起思政育人的“四梁八柱”,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省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学校思政课建设,将“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纳入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涵盖组织、宣传、财政等22个部门,形成“年初定清单、季度抓督导、年终亮答卷”的全链条推进机制。据统计,2024年,省党政领导上讲台讲思政课17次,带动各级党委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巡视巡察、教育督导和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形成“省级统筹、市级联动、校级落实”三级责任体系。
在全省各地各校,一系列抓思政课建设的举措也扎实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思政课建设,书记、校长带头落实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支持保障……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抓好做实,已成为全省学校的思想与行动共识。
在思政课主战场,我省建立起“必修+选修+实践”三维课程体系,持续打造“理‘晋’校园”品牌,各地各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亮点频出,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短视频、微电影、情景剧、文创产品等教学载体形成“组合拳”。“随着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国家级重点马院‘零’的突破,全省学校思政教育迎来里程碑式发展。”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白云飞表示,两年来我省高校新增7所省级重点马院,形成“1+12+N”梯队式建设格局;启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战略联盟建设,太原理工大学与天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长治医学院与武汉大学……我省高校马院与国内顶尖学府马院建立起常态化合作机制。
深耕厚植,擦亮实践育人“金名片”
“当我在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听到90后干部的忏悔录,真正理解了‘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分量。”山西大学学生党员张怡帆的感悟,折射出廉洁教育思政课的育人实效。这项被中纪委官网专题报道的创新实践,目前在我省高校已组织37期、覆盖千余名学子,成为清廉山西建设的生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