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县衙的川剧变脸、绛州乐楼的皮影戏、禹王台太空舱的篝火晚会,等等,都为景区增添了亮色。
河东的日与夜,十二时辰也说不尽其中精彩;坊间的情与义,在假期间充满了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故事。一系列精彩的主题活动,形式多样、类型繁多,不仅可以满足各年龄段游客的需求,也为无数学子提供了更多研学的选择,让游客在河东不仅有的玩、而且有的学。
习礼仪,吟诵南风歌,体验扎染技艺……盐湖区推出的舜帝德孝研学行,让学生的假期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组织方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先贤德政孝行。
此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旅游景区的的“心理距离”一直很远,“去一趟很麻烦,印象里也没什么特色”。如今,在研学之旅的“引荐”下,不少学生家长发现了周边许多如傅作义故居、普救寺、临晋县衙、堆云洞等小众研学景点。
记者注意到,这批景点,大多集中在历史文化深厚的地区。运城研学之旅这波“引客”,不仅为当地旅游业添了一把火,更为周边学习前来学习历史文化提供了新去处。
依托运城市丰富的文化遗存,各类研学主题游在这个“五一”假期显得更具活力。除了以德孝为主题的研学产品,永乐宫景区的壁画临摹课程、圣天湖景区的皮划艇课程等等,都各具特色,契合了研学的个性需求。
5月1日,万荣秋风楼旁的星谷黄河一号露营地,青草地上的白色帐篷下,人们吃烧烤、喝下午茶,尽情享受着假日里的休闲时光。无独有偶。芮城圣天湖畔,同样聚集着大量休闲放松的游客。当天,运城自驾车旅游协会特意发布了运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指南,方便大家出行游玩。
除了文旅活动和研学之旅,运城市文旅部门和景区也纷纷发力,根据季节和游客需求推出了各种主题活动,夜游、巡游、踏青、露营,延长景区营业时间、增强游客体验性。
大家怀着一颗自由的心,拥抱大自然,体味好心情。这样的旅游新动向,在运城的“五一”小长假里也得到了充分彰显。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也逐步回暖。“五一”期间,游客出行有所增多,家庭游依然是出游主力。
稷山板枣公园、临猗苹果小镇、夏县格瑞特葡萄酒基地等农文旅融合旅游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平陆县风口桃花园、张店镇、杜马镇等乡村旅游点非常火爆;市区周边盐池、北相、解州等地农家乐生意火爆,接待情况喜人。
“在运城工作生活了一年半,这个假期没有选择回老家,但是却收获了不一样的休闲体验,这里的景区虽然很多外在配套不及江浙,但是内在的亮点确实精彩纷呈,比如距离我工作地点不远的垣址坪,从冯家湾开始进入山区后,郁郁葱葱的茂密植和山间河道蜿蜒而去,一路而来,伴随着河道里的潺潺流水,真是美极了,更别提沿途的人文景观了。”
在运工作的何沈祎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一名常年在运驻扎的技术工程人,了解最多的还是运城的历史人文景观,但是这次有幸游玩了不少自然风光,觉得运城的景观和老家的一样“隽永”。
从市区出发,经临猗行之万荣、稷山,是市民刘玉贵选择的出行线路。
29日,“五一”假期第一天,他带着从运城出发来到了黄河一号公路临猗段,在饱览汾黄自然风光后,他沿后土祠一路前行,参观了李家大院景区,最终选在稷山落脚,并于第二天去了当地的板枣国家公园和汾河湿地公园。
在他看来,这条线路的精髓不仅仅在于景区赋予的内涵。“在路上的感觉也不错。”刘玉贵说。
值得一提的是,运城市在假日期间开通的城景通免费景区直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赢得赞声一片。有游客在评论区留言说,“看到了运城满满的诚意,希望运城文旅事业可以越来越好呦”。
“以旅游为春天‘收官’,感觉这个假期在运城过得很充实。”5月3日,市民尹婷带着孩子在夏县研学堆云洞,游玩茶乡花海、天然氧吧,舒舒服服泡了温泉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位于市区的家中。她表示,这个“五一”她选择的都是近距离的自驾游,但是假期过得很开心。
来源:运城文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