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壶茶,笑了两个多小时。”来自湖南的褚超新不是第一次来山西,却是头一回在太原看曲艺表演,丰富的节目内容、接地气的表演、亲民的票价,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剧场负责人邢建国介绍,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还意犹未尽,要求返场表演,还有人专门从外地赶来观看,演员们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团。
“四小天鹅”踏着轻盈的舞步跃然于舞台上,灵动的音乐响起,顿时令人眼前一亮……去年秋天,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山西大剧院上演,为慕名而来的观众献上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演出很精彩!这一趟没白来!”太原市民宁静是一名舞剧爱好者,对演出赞不绝口。
剧院影院座无虚席、文博馆小剧场一票难求……冬去春来,山西文旅市场把上一年的火热一直延续至今,各地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搅热市场,文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打开演艺新空间的同时,山西各地还积极丰富文化展演、体育赛事和会展活动供给。
风驰电掣,雪花飞扬,刚刚过去的冬天,“冷运动”成了“热时尚”。我省各地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和优惠举措,涌现出一系列“冰雪+”产品,持续释放冬季旅游经济活力,呈现出“冰雪运动+温泉康养”“优惠给力+服务贴心”“冰雪+文体旅”的新特色。
数据显示,“亲子”“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大幅上涨,成为近年来我省热门出游主题。“带孩子到农村亲自动手体验农活、了解传统文化,品尝农家特色美食,特别有意义。”在长治壶山温泉景区,从太原赶来的游客张宝明说,现在的山西乡村旅游融入了本地传统文化,建设了民俗馆、历史博物馆等,丰富了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
需求火热供给优质
推陈出新成新命题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得益于供给侧的创新。创意满满的新供给,让更多游客更愿意拥抱诗和远方。特别是“文旅+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趋势,助力旅游资源“活”起来,带动景区人气“火”起来。
如今,在山西,很多景区让游客体验到从出发到返程的“保姆式服务”。出发前,在手机App了解当地天气状况和穿衣指数建议。游览时,随时查看景点地图、获悉游客数量、找到最近的餐饮店和服务点,返程后,对景区服务进行点评。新业态带动了花样繁多的消费,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闲暇时来趟‘云游’,身心也一样得到洗礼。”太原市民龙女士选择给上小学的儿子“精神富养”,在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瞬息万变的光影技术打破时空束缚,让母子二人感受到180万年前人类最早的用火场景。通过“云游”产品、VR技术,他们还“游览”了山西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新技术是文旅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省文旅厅副厅长金璋表示,依托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美景好物为人所知,形成更有传播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各类展览、艺术节、音乐节、创意市集、国潮旅拍等新业态,雨后春笋般深度融入景区生活场景中,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
“可以预见,‘推陈出新’将成为今年文旅相关行业的新命题。丰富的消费场景可以让更多的消费需求走到户外,带来更多高关联的消费。”金璋表示。
面对日益旺盛的文旅消费需求,全省文旅行业都在跃跃欲试挖掘消费场景,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品牌建设,促进美食、演出、运动、康养等与文旅业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更好激发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意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