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陆铭认为,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移动,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是经济发展阶段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果。传统思维认为大城市人口多是一种负担,但这实际上是一种优势。尤其在后工业化社会,一方面,人口多会带来人口的多元化,而人口多元化是非常有利于创新的。另一方面,劳动分工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还要重视的是,在由国家批复的诸多重大事项中,不少是以人口规模来决定的。现在,太原地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而建设地铁的条件之一就是市区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
大城市,不只是一个亮眼的标签,还能为一座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自然成为众多城市的追求所在。
我市是全省的中心龙头,也是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当前,世界经济竞争已经进入以城市群为单元的阶段。在国内,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相比其他城市群而言,外来人口最多,经济活力也最为充沛。山西中部城市群能否跟上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脚步,人口规模是重要因素。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提高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省会人口吸纳能力,统筹实施人口增长工程,打造人口规模增长极,拉动全省人口回流,保持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
辐射城市群1600万人口
为此,我市在“十四五”时期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一体两翼”城市发展布局,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产业集聚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市腹地翻倍扩展,辐射山西中部城市群1600万人口,推动建设具有千万人口承载能力的太原都市区,形成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发展体系,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进20万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人才基地,靶向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健全更具吸引力的户籍、就业、科研、住房等人才配套政策,解决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问题,吸引产业人才队伍来并投资兴业。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扩大劳务用工体量。我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业”并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区域产业高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向3000家目标奋进,产业工人队伍翻番增长。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省将强化太原的省会龙头作用,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壮大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我市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在要素聚合、规模经济、业态成长等方面优势,打造区域生产服务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消费文化中心,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发展,构建引领、辐射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山西中部城市群进入国家规划的重大机遇,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
记者何宝国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