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一起抓。一方面,在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对接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深化与RCEP国家的区域合作,推进公铁、铁海、空铁多式联运,特别是织密东南亚和日韩等地区的客运航线,拓展美欧货运航线,提升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航空口岸、国际陆港、海外仓等平台功能。
三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一起抓。在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同时,支持外贸龙头企业稳定拓展中间品贸易,不断扩大日用陶瓷、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外贸新增长点,扩大飞机、手机等保税维修业务,积极发展文化、中医药等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四是坚持“优环境”与“强主体”一起抓。聚焦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优化内陆口岸监管服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覆盖率已经保持了100%。聚焦做强外贸主体,鼓励头部企业在山西设立区域型贸易总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去年山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已经突破2000家,可以讲,越来越多的新晋商走出国门、拥抱世界。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知道,山西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和中医药资源大省,近年来一直在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副省长赵红严:感谢您对山西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关注。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中医药历史可以讲是薪火相传。作为先秦名医扁鹊的成名之地,山西孕育了像傅青主等一批名医先贤,王氏妇科、门氏杂病等学术流派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我们的资源禀赋也是得天独厚。山西分布有中药材1788种,其中道地药材有30多种,而且这些药材质量优、产量大,比如像远志就占了全国产量的70%,连翘占了50%,还有恒山黄芪等10多种道地药材都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我们的名店名药也是历久弥新。广誉远、大宁堂这些老字号驰誉数百年,龟龄集、定坤丹等经典国药也知名海内外。
山西始终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在顶层设计方面,先后出台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方案、山西省中医药条例,实施服务能力提升等七大工程。
在体系建设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个中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山西,就是西苑医院山西医院,长治市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基层中医馆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我们就是要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服务。
在人才队伍方面,我们先后引进了20多名国医大师、院士、岐黄学者,培育了500多名省级“优才”,实施“百名医师传帮带、千乡万村兴中医”行动,辐射了近2万名乡村医生。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持续实施中医药科技专项。像我们自主研发的中药新药“柴归颗粒”已经获临床审批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连翘苷”“黄芩苷”等提取技术也广泛用于道地药材的精深加工。应该讲,经典名方、传统工艺在守正创新中已经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振东制药、亚宝药业为龙头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通过评选“山西名药”“十大晋药”、举办全国首届连翘产业大会等,“晋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总之,我们将继续把中医药这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为健康中国贡献山西力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