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春风千万枝。推进全民阅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历程,正在走向从有到优的提质增效之路。不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化服务供给,追求供需适配、内外兼修,正当其时。
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月6日上午,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雅集室内座无虚席,一场《王勃的生命与诗文》的讲座正在进行。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是怎样写成的?讲座带领大家走进王勃的世界来探寻答案。
开坛20多年来,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已累计举办公益讲座3000余场,听众达50余万人次,成为读者心中“永不失约的星期天”。并与“山西科学讲坛”“新时代作家大讲堂”“出版晋军·悦读山西”、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等众多活动,共同构成了推广全民阅读的“晋字号”品牌矩阵。
全民阅读关键在“全”,要在全民中推广,也要靠全民来推广。2021年7月1日,《山西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提出,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普惠、资源共享、重点保障的原则。其中规定,每年7月至9月为“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民读书季。
万家灯火共书声。在全民阅读大会的引领下,在“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民读书季的带动下,多层面多维度可持续的群众性阅读推广活动如星火燎原。
校园书香最是浓厚。阅读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内,第五季“悦享·阅读”读书节启幕。获评全国“书香校园”的后小河小学始终坚守阅读的“四个一定”:即“图书馆”一定是“读书馆”,“教书人”一定是“读书人”,“阅读”一定是“悦读”,“家庭”一定是“书香门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中,已近2000所设立读书节,近5000所设立读书角,4000多所开设了阅读指导课。书香校园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场域,而是形成了生生共读、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的阅读生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校园,定是最美的校园。
推广力量微光成炬。在快节奏的当下,一个人的阅读热情、阅读习惯、阅读质量往往需要唤醒、陪伴和引领。阅读推广机构、阅读推广人、阅读志愿者,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4月2日下午,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河溿书社第42期读书交流分享会如约举行。河溿书社成立于2017年,迄今为止,1700多天的打卡、2900篇读后感,成为每一位社员成长的见证。河溿书社只是众多读书会的缩影。长治市琅琅悦读会、吕梁市读书协会、原平市时光读书会、太原理工大学千人诵读活动、山西师范大学春秋读书会……它们遍及三晋大地,如微光照亮着阅读之路。
阅读推广的力量同样在乡村破土而生。在“乡村阅读榜样”“乡村阅读推广人”的评选中,一批爱阅读、善推广的乡村老师、农家书屋管理员、图书馆馆长脱颖而出,他们是一个个书香世界里虔诚的“点灯人”,希望用执着与热爱点亮乡村的每一间书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进阅读与旅游融合,就成为必然选择。而三晋大地,蕴藏着最生动的“文化读本”。“重走梁林路”“跟着悟空游山西”等特色文旅线路的火爆,以及“走读山西”系列丛书、《山西文物日历》等出版物的热销,正是表里山河与晋版图书的相互致意。且与诗书共远方,那些“站着的典籍”与书中的典籍交相辉映,一起穿越时光浸润现代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