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隔膜同样抢眼。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电池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好坏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山西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隔膜项目位于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9.2亿元,建设4个车间、8条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年产湿法锂电池隔膜基膜12亿平方米。
在新材料领域,5微米有多薄?走进山西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无尘生产车间里,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经过牵引、纵拉、萃取、定型等多道工序后,聚乙烯粉末等原材料被拉伸成一张薄薄的“塑料布”,这些“塑料布”便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隔膜。
“作为国内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核心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生产的隔膜更薄、更宽,更强、更均匀,达到业内顶尖水平。”公司负责人杜跃刚自豪地说。
河津市正帆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特种炭黑生产、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碳基新材料研发。公司依托禹门口焦化项目资源,推进年产13万吨高纯碳基新材料及15万吨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设备已安装完成并进入联动调试阶段。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2024年9月取得炭黑生产杂质筛分处理装置专利。其产业链覆盖焦化副产物深加工,产品包括橡胶炭黑、改质沥青等,致力于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
成立产业基金、推出服务举措、引进高端人才……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扶持,推动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聚焦“合汽生材”发展战略,运城市推行一系列有效举措,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版图正在重塑。
聚焦工业新型化,我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扎实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篇文章”,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8.7%。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