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厂区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源供应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一块煤”如何实现价值攀升?
在位于阳泉市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一矿调度中心,透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井下割煤机缓缓开动,黑得透亮的煤块掉落到传送皮带上,顺着皮带输送到地面,井下设备协同运转一目了然。
“整套智能化综采技术装备,保证了井下生产现场能够被看得清、看得懂,不仅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还保障了安全生产,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华阳一矿调度室综采四队技术员王健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以智能化建设、绿色化开采为突破口,通过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提升煤炭供给质量,截至8月底已建成298座智能化煤矿、5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不久前,能源资源领域煤炭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山西启动建设,进一步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
稳稳端牢能源饭碗的同时,“推动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是山西加快能源转型的一项重大使命。
走进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厂区,黑色煤炭先被气化,再经过多道工序,摇身一变为清澈透亮的油品。“在工艺路线上,我们选择了多款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技术降碳、资源循环、产业联动,煤炭价值大幅提升。”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林说。
“能源革命不是革煤的命,而是要革新现有的发展路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文章,实现由‘高碳低端’向‘低碳高端’的转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说。
今年以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攻克了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题,助力煤炭清洁低碳利用。该院还破解了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为从煤矿中开发清洁能源拓宽了技术途径。
包括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内,山西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不断涌现的绿色低碳新技术,成为推动山西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太原,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从焦炉煤气中制取高纯度氢气。在长治,山西潞宝集团将煤炭加工为尼龙纤维等精细化工产品。在阳泉,煤炭成为生产钠离子电池的重要材料……
放眼三晋大地,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方向,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煤与煤电、新能源、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等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正在加快形成,集群效应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