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晋大地生机盎然,体育发展气象万千。
近年来,山西省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协同并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竞技体育实现历史性突破,体育产业活力持续增强,青少年体育根基不断夯实,绘就山西体育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壮美画卷。
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全民健身绘就幸福图景
“以前想去羽毛球馆得跑老远,现在楼下的全民健身中心随时能去,太方便了!”家住太原市迎泽区的市民王珺,每周都会带孩子到老军营全民健身中心打球。这里经过升级改造后,环境优美、设施专业,已成为周边居民日常锻炼的首选场所。这一变化,正是山西省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省紧扣群众健身需求,持续推进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既有新建场馆的“增量”,也有老旧场馆的“提质”。截至2025年8月,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2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任务。2021年以来,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64个、全民健身中心44个,改扩建公共体育场馆201座,同步推进156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健身场馆网络不断织密,越来越多接地气、惠民生的赛事活动走进百姓生活。从覆盖全省70个县域、万余人驰骋绿茵场的全国县域足球赛山西基层赛,到跨越11市、上演逾6400场激战的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再到参与人次突破10万的第七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品牌赛事持续释放活力,全民健身热潮涌动。
如今,我省群众体育已形成“月月有赛事、县县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新格局。每年举办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0余次、社区运动会700余场,培育全民健身品牌活动25个,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普及发展,为健康山西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的舞台上,左权健身花戏团队手持彩扇,翩跹而舞,“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队员们将非遗韵味融入健身动作,一举斩获7项大奖;广场舞《如今山西好风光》则舞出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自信风采,凭借“地域文化+科学健身”的创新融合表演,荣获最佳编排奖等4个奖项。
目前,我省已建成1.8万个常态化健身指导站点,11.9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乡村,为群众提供科学、精准的健身指导,科学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据统计,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7%,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提升至91.2%。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扎实成效,更彰显了体育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竞技体育实现历史突破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她们轻盈跃起,宛如灵巧的精灵,在空中优美翻转!”10月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蹦床项目比赛现场掌声雷动,山西队凭借精湛技艺,以总分167.81分勇夺女子团体冠军,为山西摘得本届全运会竞技项目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