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扎实做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后半篇文章”,杏花岭区鼓楼街道东仓巷社区党委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做实党建、做活治理、做优服务”为目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聚“三力”,唱响民生幸福歌。
共建共驻共发展,汇聚组织“凝聚力”
东仓巷社区着力建强社区“大党委”,探索推行“社区+N”为民服务项目,坚持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整合盘活辖区资源,建立资源、需求和项目“三项清单”,加强成员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组织沟通联络和精准对接。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区域统筹、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有效激活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目前,9个共建单位和5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百余名社区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围绕电动车充电、楼院停车难、管网堵塞、小区环境等问题协商共治,构筑起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上下贯通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奏响联动主旋律。
织密筑牢红色网,汇聚议事“向心力”
东仓巷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锚定支部建在小区里,建强“红”阵地,织牢“红”小区,做好“红”物业,凝聚“红”力量,切实将基层治理的舞台由社区唱独角戏转变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
以家门口的网格微站为阵地,选优培强党支部班子,组建小区党支部4个,楼栋党小组26个,积极引导115党员担任楼栋长,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单元长”组织架构,实现了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筑起了居民信赖的“红色堡垒”,引导红色物业与小区党支部同频共振、同心发力。鼓励小区各类党员、热心居民、社区工作者、卫生中心医生等多元力量“入网”,构成“1+2+X”工作力量,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同步推进“警网、司网”与网格深度融合,形成互联互动、有机衔接的反馈信息链。全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关爱特殊人群、心理帮扶、养生讲座、健康义诊等暖心活动26次,让居民获得感可持续,幸福感有成色。
五福庵31号院是一个老旧小区,有两栋楼,87户居民。小区内车棚年久失修,且不能充电,道路坑洼出行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区党支部聚焦难点、堵点,先后召集小区业主代表、物业代表、网格员,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队代表进行议事协商8次,顺利完成了非机动车棚升级改造、增设充电桩、配备垃圾分类箱、规范停车位等问题,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纳凉有去处,奏响民生幸福歌。
多措并举强基础,汇聚多元“服务力”
东仓巷社区党委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服务空间,创建出邻里议事厅、清廉微站及阳光调解室等品牌服务项目。以“收集小意见、办好小事情、协商小问题、提好小建议、开展小活动、搞好小服务”的“六小工作法”,从小处着手、细处发力,真切掌握居民所思所盼。截止目前,共收集小区建设、管理、公共服务、居民活动等意见36条,协调解决邻里纠纷、消防隐患28件。
清廉驿站依托社区服务阵地及网格微站,着力以党建带廉建,围绕“东仓清风廉正人和”特色品牌,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条主线。健全廉监督,搭建廉平台,做优廉服务,推进廉政文化“看、听、画、诵、唱、剪”六字工作法,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文体活动12次,邻里互助志愿活动8次。
阳光调解室以“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工作品牌为目标,发动各类党员组成5个党员调解小组,整合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红色普法宣传队,排、防、调施策,多元综合发力,着力化解家庭矛盾纠纷9起,取得良好效果。
不断创新,形成“逢事说事”议事会特色协商品牌。建立“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模式,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网格专兼辅三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代表、老教师、老模范及社区民警等力量参与议事,通过线上反馈、线下走访等形式畅通渠道、汇集民意,吹响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集结号。
下一步,杏花岭区鼓楼街道东仓巷社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铸魂提三力,聚焦服务解难题”方向,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张艳丽 刘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