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源头。
山西省宁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
原武奎摄
汾河太原城区段。
王帆摄
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两年,他常去汾河景区拍摄。“这里环境好,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已经是常客。”汾河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百鸟翔集的美景是最好证明。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自北向南流经山西6市29县(区),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汾河流域养育着山西省近半数的人口,山西省45%左右的GDP和粮食产量也都出自这里。
历史上一段时间,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水一度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山西打响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攻坚战,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记者从汾河源头一路南下探访,如今,汾河沿线生态向好、产业向绿,处处是新景。
汾河美起来
汾河源头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东寨镇北1公里处的雷鸣寺泉,泉水从山脚石罅中涌出。
泉水夏凉冬温,水质达到国家I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记者盛起一杯细细品尝,纯净甘醇。
如此清冽的泉水,却曾经遭受污染威胁。附近村民回忆,“以前的汾河‘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
1988年开始,山西开展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宁武先后关闭取缔各类污染企业511家,汾河源头区域内所有矿井全部关闭。
矿区关闭后,宁武累计投资2.3亿元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019年以来,又实施了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通过30多年综合治理,宁武境内汾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23.9%提高到45.4%,年均减少输沙146.5万吨。
如今的汾河源头,已经建设成国家4A级水利风景区,沿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2023年,山西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计划3年实施生态保护工程285个项目、投资近千亿元,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超六成。
在太原市小店区南马村,“一泓清水入黄河”重点工程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正紧张施工。
太榆退水渠是汾河一级支流,承担着太原南部、晋中城区的排退水,沿线村庄众多,一直是汾河水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太榆退水渠入汾口距离太原市韩武村国考断面仅有2公里,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汾河太原段出境断面能否达标。”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小店分局局长冯志宏介绍,2024年,“推动太榆退水渠全线水质稳定达标”写进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