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有根基,政企携手拓新局
事实上,展区内的亮眼展品只是山西对接东盟市场的“缩影”——此次东博会,山西早已跳出“单一展品展示”的模式,以“全领域企业组团、政企协同发力”的姿态,构建起更具深度的合作体系,让“山西力量”成为对接东盟的重要载体。
其中,工艺文化、食品加工、智能制造三大领域,率先以鲜明的“山西特质”点燃合作热情。山西金砂紫陶、大同魏唐陶艺等企业,将三晋千年文脉融入匠心之作,在传统工艺的创新表达中吸引东盟客商目光;山西芦芽红沙棘、沁州黄小米等企业,成为打通东盟消费市场的“味觉纽带”;山西新兴航天电缆、丰鸿实业等智能制造企业,更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创新突破,展现“智造山西”的转型活力。
而在对外合作领域,中化二建、山西建投等大型骨干企业,则组成了山西“走出去”的“主力军”,以成熟的国际化经验夯实合作根基。
作为石油化工建设行业的标杆,中化二建紧跟“双碳”政策,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节能环保领域,以“一体两翼”战略拓展基础设施、实业、油气、冶金、电力、新能源等多元业务,深耕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区域,业务足迹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2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50万吨电解铝、文莱PMB石油化工、土耳其卡赞碱矿加工等众多海外大型项目,都是其彰显实力的亮眼成绩单。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作为我省建筑龙头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展海外业务,50余年来经营业绩遍及国内及海外62个国家和地区,涉足公路、桥梁、水利、市政、环保、古建修缮及煤电铝化工等领域,还在文莱、柬埔寨、印尼等东盟国家承接了房建、化工、市政、新能源等贴合当地需求的项目,成为山西与东盟深化基建合作的“硬核纽带”。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博会既是山西展示产业实力的窗口,更是企业“走出去”的桥梁。希望参会企业把握机遇,聚焦东盟市场需求,推动特色产品与当地消费市场、产业链深度对接,在进出口贸易、供应链合作上实现新突破。
正如“开放之环”所寓意的“循环不息、合作共赢”,这场东博会上的“山西之约”,只是双方深度合作的开始。未来,随着更多“山西制造”“山西特产”走进东盟,更多东盟资源融入山西,三晋大地与东盟各国必将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碰撞出更多火花,书写出双向奔赴的崭新篇章。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