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行走,还有几条线路也很火爆,“四寺穿越”便是其中之一。驴友们自发开辟出这条8公里穿越线,从崛围山下西禅寺上到北龙泉寺,再到石窑寺,最后直抵山腰的多福寺。
在西山南端天龙山深处,也有一条热门走山线。有驴友从柳跖沟底入山,一路听着溪水欢唱,踏着落叶松针,穿行在密林间,40分钟左右便可来到山上。
今年,开始流行一种新型旅游方式——“Citywalk”,意为“城市漫步”,旅行者行走在一条独特的城市路线上,用双脚探索,深入城市肌理,贴近城市呼吸,感受城市气质,一路访古思今。
追溯起来,太原历史文化名人傅山或许能称得上是在西山行走的第一人,漫步太原最早的时尚达人。
崛围山顶舍利塔是当下太原人流行的“Citywalk”网红打卡地,来这里观日出、赏云海、看流星都是不错的选择。站在这里,环顾四野,傅山先生行走西山的足迹也渐渐清晰。
崛围山多福寺里,有他读书的“红叶洞”;从古寺对面循小道上山,有他把脉问诊的青羊庵;窦大夫祠内鼓楼下,有他少时用功的“虹巢”书斋;悬瓮山下,晋祠博物馆里还有他隐居时的云陶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能想到走进西山“探秘”的人,一定都是大智大仁之人,一定是对这座古城怀着一份不同寻常的情愫。
我想说,生逢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成为一个太原人更为骄傲、更为幸福的事了!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2008年,西山风峪沟里,一座唐代五重宝函在太山龙泉寺惊世重现。太原人仿佛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个又一个藏着惊喜的宝藏“盲盒”被接连开启。
2020年,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远渡重洋,从日本回归故土。千年微笑,举世轰动。太原人的激动一刻再次来临。
由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的晋祠国宝——千古名碑《晋祠之铭并序》,于今年7月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历史文明与现代人文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缩小。通过VR眼镜,市民可以沉浸式体验数字复原后的天龙山石窟,近距离观看石窟被盗凿前的原貌,随时随地观赏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夏日炎炎,走进烈石山下窦大夫祠,耳边汾水涛涛,眼前古木参天,心中顿生凉意。而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感受,不必亲往,也能感同身受。“秘密”藏在手机里:打开“崛围山博物馆”视频号,点击关注,立等可看。
一片土地未来的模样,应由土地自身的文脉来决定。今日之西山,不同于往昔。经历过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她的面貌愈加清秀,眉眼愈发清晰,精气神也越来越足!
2023年,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要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国际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的西山什么样,我们不妨稍安勿躁、拭目以待。现在,我们可以上崛围山看日出,在横岭村看落日。入夜,灯光闪亮,古县城开城,“凤凰城”归来,长风商务区里有时尚的水幕灯光秀,晋阳湖上有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如梦晋阳》,向观众讲述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过去和未来。
或者,还可以这样玩:春赴“烈石寒泉”之约,夏赏“蒙山晓月”夜色,秋看“崛围红叶”风光,冬观“土堂怪柏”怀古,在四季转换中来一场观赏古晋阳八景的饕餮盛宴。
又或者,徒步西山,登临山顶观日出;骑游西山,感受四季风云变幻。饿了,吃一顿农家味道;渴了,掬一捧山溪野泉;累了,找一间民宿歇脚;乏了,干脆在崛围山飞行基地来一场说飞就飞的短途旅行。等待元气满满,再重新回归山下的城市生活。
西山,让太原人的心里安稳平静;西山,让太原人的生活充满野趣新鲜。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标识,也是人文之城的魅力来源。厚重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彰显着太原独特的城市魅力。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相信,未来的西山会更好!
来源:太原日报